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部分煤炭價格也開始出現了上揚。
近日,山西焦煤集團決定上調8種精煤地銷價格,調整幅度在10元至20元/噸。此前在4月初,焦煤集團便確定了當月營銷政策方案,決定將焦精煤、肥精煤、岢嵐氣精煤、1/3焦精煤、瘦精煤價格在原有優惠基礎上上浮10元至25元/噸。動力煤方面,截至26日,山西部分地區動力煤、貧煤坑口價已出現5至10元小幅回升。
不僅是現貨市場價格回暖,期貨市場方面,動力煤及焦煤焦炭的相關也受到熱捧。上周除焦炭合約1704上漲不足百元之外,其他合約漲幅均超過百元。焦炭期貨主力合約1609上周上漲160元。
“價格上升的一大原因是春季需求的走高。另一個原因在供給端,國家三令五申出臺供給側組合拳,在維持低位庫存的前提條件下,進行276天的限制生產,產量控制方面將會發揮得更加明顯有效。”港富集團黑色行業首席分析師張志斌向記者表示,“隨著政策的持續嚴格執行,煤炭市場供需格局有望達到平衡,市場信心將得到進一步提振。”
煤炭價格上揚
作為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產企業,山西焦煤集團的每次調價,都被視為煉焦煤市場的風向標。
早在今年4月初,山西焦煤集團已上調部分煉焦煤車板價格。自4月15日起,該集團繼續上調包括高陽礦瘦精煤、柳灣礦焦精煤、雙流礦肥精煤等在內的8種精煤地銷價格,上調幅度在10元/噸至20元/噸不等。一時間,以焦煤焦炭為代表的“絕代雙焦”成為坊間議題。
動力煤市場價格亦有復蘇。目前山西焦煤集團價格上調品種也包括西曲礦、馬蘭礦等7個動力煤,上調幅度在5-10元。而記者梳理發現,截至4月26日,包括汾西、和順、洪洞等地區的5000大卡及5800大卡動力煤價格也出現了5-10元的上揚。
煉焦煤價格強勢上漲的原因,首先體現在需求側即鋼材行業方面。上周,國內市場繼續呈暴漲走勢,結構鋼市場價格一周累計漲幅在200元至600元之間,品種線市場一周各廠累計漲幅在300元至400元之間,河北津西鋼鐵集團自4月25日起所有型鋼產品全部上調500元/噸,執行出廠價3400元/噸。
“去年年底,螺紋鋼的價格僅1600元至2000元之間,現在上漲了1000多元,至3000元左右。”張志斌告訴記者,“目前焦煤整體下游需求均呈現不錯的態勢。”
而動力煤的價格回暖更多源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效果,由當前動力煤坑口價已出現上調、港口價還未有明顯變化也可見一斑。上周,國家安監局及一行三會相繼出臺《關于支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提出“276個工作日制度”、“3年內不核增煤礦生產能力”、“對長期虧損、失去清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及落后產能堅決壓縮退出相關貸款”等措施。對于當前煤炭行業而言,這些政策尤其限產相關規定,無異于一劑去產能強心針。
而記者梳理發現,目前煤價提升最明顯的地區在山西。事實上,早自4月初,山西全省已開始實行276個工作日的限產制度。4月25日,山西省進一步發布《山西省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有序退出煤炭過剩產能1億噸以上。在山西省大力推進去產能的背景下,本次煤價回暖或將成為去產能成效的一個起點。
仍有上漲空間?
“目前煤炭庫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部分地區已出現買不到煤的情況。”張志斌告訴記者。此外,據了解,目前陜西、山西等部分煤企的煤炭價格已開始逐漸回歸到成本線之上。
而伴隨煤價開始回暖,其未來價格走向亦牽動人心。
從供給側方面看,由于276個工作日制度的實施,按照目前煤炭在產規模約39億噸來計算,將削減約6億噸產能,致使過剩產能壓力得到大幅緩解,從而短期內對煤價形成一定支持。“但該政策削減的產能并未真正退出市場,產能恢復生產的彈性很大,具有不穩定性。”中債資信煤炭行業分析師魏媛媛向記者直言,“煤價一旦反彈,限產政策的實施難度會加大,恐怕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從需求側來看,以供應火電為主要方向的動力煤,今年需求或將呈現疲軟態勢。“二、三季度看平。由于今年是豐水年,水電對造成的沖擊可能比較大。四季度煤炭價格可能會有所上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此外,由于煤電政策的變動,也對動力煤需求形成影響。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煤電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通知》等文件,從設立落后產能淘汰標準、嚴控煤電總量及新增規模、建立煤電規劃預警機制三方面,打出嚴控煤電產能組合拳。由此,未來火電對煤炭的需求可能會偏弱。
但在張志斌看來,短期動力煤價仍會有不錯反映。“今年對火電造成的沖擊,不會比去年更大,因為去年也是豐水年。今年即便水量仍舊充沛,由于水電并未明顯提升裝機容量,同比而言對沖擊有限。”此外,張志斌特別強調,今年水電可能存在“盛極而衰”的情況,“在今年水量特別充沛的情況下,夏季發電反倒可能會受到影響,因為排峰期機組無法發電,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發電量。”
煉焦煤方面,以鋼鐵為主的下游產業正呈現不錯的走勢。了解到,部分鋼廠的利潤已維持在600元/噸左右,最低也保持在200多元/噸。但即便如此,鋼企也還暫未體現出擴產的沖動與能力,因而鋼價及煉焦煤價格的上揚,或將維持一段時間。
不過,從長期來看,市場的走向還是謎團。“目前煤價的關鍵還是在于水泥、鋼鐵等高耗能行業的需求,但、鋼鐵的需求是否果真轉好,仍有待觀察。”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告訴記者,“如果需求沒有好轉,煤價還會跌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