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正式拉開帷幕,包括BAT、高通、滴滴等在內的互聯網公司紛紛亮相,涉及互聯網電影、虛擬現實(VR)、智能機器人、創新創業等多個熱門話題。其中智能、VR相關的“黑科技”成為整個大會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
人工智能紛紛登場
當你還以為就是AlphaGo大戰李世石的話,那你真的應該在全球大會上看看現如今五花八門的各色人工智能產品,這些人工智能產品進入了人們的生產、工作、生活,甚至已經融入到人們學習、娛樂、消費等各個場景之中。瑞德設計董事長李琦認為,10年后我們就將成為機器人時代的原住民。
奧飛智能科技首席執行官陳景青表示,公司致力于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IP產品上面,和IP粉絲建立各種各樣的聯系、服務和應用。
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改變世界,而這背后是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入發展,其中深度學習的算法被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是人工智能革新的重要一步。
地平線機器人技術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余凱表示,模擬大腦系統無疑是未來人工智能的關鍵,它需要有感知、辨識、決策的能力,這些核心實際上離不開的是算法。在一個深度學習的算法框架下面,可以看到很多人工智能的能力,過去機器所不具備的能力,從語音到圖像,甚至到決策的控制,包括語意的理解。
他認為,深度學習的算法和傳統的人工智能的算法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傳統人工智能的算法到了數據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效果不一定會變好,但是深度神經網絡的算法,可以不斷提升。
VR生態鏈逐漸形成
人工智能引爆互聯網圈的同時,VR也成為2016年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在今年的全球大會上,VR吸引了不少關注。不少互聯網公司都進軍該領域,或是發力硬件,或是切入內容,或是搭建平臺。
據了解,在此次全球大會上,高通高級產品總監HugoSwart證實高通將要推出VRSDK。實際上,Google也正在打造兩款基于AndroidN的Nexus設備,小米早前也宣布成立VR相關的探索實驗室,至于正在進行硬件布局的創業型公司更是不計其數。相當一部分公司或項目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順利取得融資。
此外,BAT、優酷土豆、愛奇藝等非硬件公司也在圍繞VR概念積極布局。Pico首席執行官周宏偉指出:“VR行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預計在2020年,VR行業將達到千億美元的量級。”
資本的不斷注入,更是加速了VR的躥紅,目前各路資本的投資重點有50%集中在硬件,其次是平臺和內容,不少投資人對整個VR戰略布局是圍繞硬件展開的。
合一集團高級副總裁李捷提醒:“硬件行業并不再是VR很好的進入機會。相反的,在開發工具、拍攝、捕捉技術,以及內容方面,投資還是很有機會的。”
雖然企業、資本市場對VR熱情高漲,但目前VR技術發展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包括沉浸感差、眩暈感強、內容匱乏、價格高等。李捷認為,對于VR領域而言,絕對不只是顯示技術有待提升,更多的是完全不同的觀看體驗,即所謂的在場感或是既視感。顯然,體驗層面的難題勢必會成為行業發展阻礙。
對此,周宏偉認為,移動VR一體機將是未來VR產品的主要形態,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移動性、便攜性、佩戴的舒適性,可能產生的各種方便的交互方式,以及它的成本的相對可接受性。
除了體驗層面外,從整個行業出發,各企業都處于單打獨斗的階段。要在VR領域出現像Apple或者安卓這樣的包括軟件、硬件、第三方工具、游戲、支付等在內的完整生態還需要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