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生態、環保、優質、高效……走進東遼縣中德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隨著采訪的深入,這些和 “現代生態農業”緊密相連的詞匯,逐漸變成摸得著、看得見的現實。“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東遼縣以高起點、大手筆,謀劃建設遼河源頭中德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用精彩的筆墨繪就一幅現代生態農業新畫卷。
優勢如何嬗變?產業如何升級?山重水復,柳暗花明,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東遼縣在深化改革的陣痛中找到答案。抓住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示范縣的契機,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開展調研,他們把戰略要點聚焦在遼河源鎮。
選擇不是盲目的,其中蘊含著深思熟慮后的現實考量:該鎮地處長白山余脈、東遼河源頭,年均降雨量660毫米,年有效積溫2950℃,年均日照2450小時,無霜期143天,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適宜種養業發展……2015年初,他們開始謀劃中德東遼河源頭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區項目;4月,農業部規劃設計院對遼河源頭中德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進行總體規劃設計;11月,中德農業項目合作交流會議上,項目得到相關領導、專家的高度肯定。目前,示范區項目已納入國家、省、市“十三五”規劃,并進入國家重大項目庫。這不僅是東遼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性突破,也是吉林農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邁出的堅實一步。
項目推動,漸入佳境,更需政策強力支持。縣委、縣政府研究制定了《東遼縣發展現代農業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中德東遼河源頭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若干政策》,對發展現代農業和示范區內企業在生態保護、人才培養、農機補貼、基礎設施改善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對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土地流轉,政府在3年內給予每畝400元補貼。流域內5.7萬畝耕地完成流轉,已建設高標準農田9萬畝。按照市場化運作,成立了惠普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積極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示范區建設。目前,示范區已有吉米飄香、金翼集團、金州現代農業、正旭食用菌等8家企業進駐。
敢創新,大投入,激活內在活力。為啟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縣主要領導多次到國家、省、市協調資金問題,共籌措資金15億元。如今,路網、渠網、田網、林網、河道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正熱火朝天地開展,一個現代生態農業示范新區正朝氣蓬勃地向人們走來。
合作生“金”,力求“雙贏”。為打造生態農業示范樣板,他們與德方深度合作,購置德方規模化種植養殖、有機肥生產的農業機械設備,邀請德方專家參與規劃,指導產業發展,引進歐盟有機認證標準,對相關農產品進行有機認證。
大路就在腳下,愿景催人奮進。展望未來,東遼縣中德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宏圖鋪展,彰顯出強勁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5000畝高標準水田基地將成為集觀光、品嘗、采購、休閑為一體的高效現代農業示范區;
2000畝平歐榛子、3000畝食用菌栽培基地將成為從體驗、采摘、品嘗到加工為一體的特色種植區;
7000畝飼草草場、2500畝人工濕地將再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情畫意;
60公里花海長廊景觀帶、30公里花海步道、千畝牡丹育苗基地,鳥語花香,美在自然;
北起金州紅葉嶺,南至小寒蔥頂,全長230公里的國家登山步道和山地自行車賽道將打造成為北方氧吧、關東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