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類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規劃類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規劃成果  規劃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首頁 > 媒體報道 > 媒體報道

    真正的“園區4.0”應該是什么樣的?

    來源:中機院  時間:2019-08-14  點擊:3330
    產業園區不僅僅要引導園區企業建立資本運作意識,學會靈活使用金融工具,園區本身也要強化產融結合的學習和提升。如果能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實現園區的資金閉環,對推動園區升級無疑是相當大的助力。

    產業園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實施載體,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租售”模式,到90年代以高科技園區為主流、政府與產業主導的模式,再到新千年復合型總部經濟的大潮流,以及近十年來以產城融合為導向的生態鏈綜合體模式,大體走過了四個不同的歷史階段。產業園區的運營也從“1.0”到“4.0”,正在不斷地顛覆傳統的思維模式。
     
    大慶的產業園區除了高新區幾乎經歷了全階段,其余園區都越過了發展初期,直接由第二階段進入,并基于不同的要素條件和運營能力,多數處于2.0時代和3.0時代之間。
     
    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只是開始,更重要的在于園區運營與產業服務。
     
    通過高新區逐漸探索出來的發展路徑來看,未來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園區,一定是產業高度集聚化、園區管理智慧化和產業發展生態化的。
     
    產業融合:強化產業協同和跨界融合,構建產業生態
    盡管是多雨天氣,卻沒能影響大慶高新區服務外包產業園后面幾座新建樓宇的施工進程。
     
    這是智能制造產業園,今后將承載高新區的智能制造產業,同時也是外包園發展數字產業,推進信息產業對傳統制造業升級改造的重要載體。
     
    一位從事多年節能技術研發的創業者早早就預定了智能制造產業園的一塊辦公區,然后一邊忙著對接資源,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一方面展開股權融資的對接。
     
    “園區的產業升級一定是要互為鏈條,互為支撐,有帶動,有跟隨,有上下游的產業鏈、價值鏈,而不是簡單的物體空間等硬件的升級。”外包園管理辦主任黃雪梅告訴記者,產業協同、產業融合,一定是先從身邊開始的。 
     
    推動產業內部的縱向融合,產業與產業的跨界融合,都是園區升級的價值所在和愿景。
     
    政府直接以行政干預去組織一些新的業態融合項目聯合體是很難的,但可以搭建一些平臺,交給龍頭型企業通過市場化機制自行去組織。 
     
    “如此,把散落在園區的珍珠,用一條鏈或多條鏈串聯起來,穿成鏈、織成網,園區的產業生態就基本形成了。”黃雪梅說。 
     
    產業生態的形成必然要經歷產業融合的過程,而產業融合將打破傳統企業之間和行業之間的界限,特別是地區之間的界限,利用信息技術平臺實現業務重組,產生貿易效應和競爭效應。 
     
    “比如,大慶石化公司的乙烯裂解料,先送到三聚能源,三聚能源把里面的苯乙烯提出來,把碳八碳九交給華科,剩余的再返給裂解環節。這是石化產業園區幾個企業間的中循環,大的循環還未能實現。央企的‘十四五’發展方向一定是‘多化少油’,會有更多原料輸送給地方石化企業,如此地方石化原料充足,鏈條延伸和拓寬,產業上下游深度融合,產業生態就構建起來了。”高新區石化產業發展促進中心鄧軍表示。 
     
    “很多企業也覺得這樣很好,但操作起來有難度。這涉及到企業邊界的打破,涉及到利益藩籬的破除,如果不能建立起相應的市場化機制,沒有有效的組織模式,很難實行。”黃雪梅頗感無奈。
     
    中環電控總經理孫延慶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都闡述過關于產業協同與跨界融合的觀點,認為園區企業應打破組織邊界,拿出各自競爭優勢的技術,集成創新,共同做一些事情。
     
    中國五方研究院院長、燕園師友會會長于海發認為,大慶的各級產業園區,都存在產業協同和跨界融合的機遇和挑戰。比如: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產業園,必然要嘗試構建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市場化機制;以裝備制造為主導的產業園區,則亟需實現與信息產業的融合,以實現智慧工場和智能制造的躍遷;以節能環保為主的產業園則需要與傳統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融合,以共享共贏的商業模式來改變傳統的“單邊貿易”…… 
     
    歸根結底,這是一個資源整合的時代,而技術資源的整合,企業間的產業協同和跨界融合,則需要打破邊界,重構價值鏈,這是一種挑戰,也是園區升級的必由之路。
     
    兩化融合:管理場景和流程再造,提升園區和產業效率
    “華為一落地,SAAS層(軟件即服務)就會打開了。”黃雪梅告訴記者,“華為云”的落地運營,是大慶發展數字經濟的強大基礎,也是各產業園區推進兩化融合,乃至建設智慧化園區的重要支撐。
     
    “現在絕大多數企業都已經觸及信息化,但對信息化的融入還不夠。”于海發說,自動化辦公軟件都在用,但離真正的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協作還差得較遠。
     
    外包園算是大慶對信息化融合推進比較深入的園區,但仍很難達到真正的園區全面信息化管理,以及實現產業間、企業間的信息化協作。
     
    大慶這兩年大力推進“智慧大慶”建設,華為大慶云計算中心重點建設的政務云、警務云、健康云、工業制造云四大板塊的應用系統正在穩步推進。 
     
    其中的工業制造云,就是依托華為云計算中心、物聯網平臺及產業集聚效應,打造工業制造云,未來將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持石油、石化等行業的數字化、信息化轉型,促進新舊動能轉換。  
     
    作為新舊動能轉換主陣地的產業園區,兩化融合也是園區升級的必有路徑之一。于海發認為,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是經濟增長倍增器、發展方式轉換器和產業升級助推器。兩化融合已經成為改造園區傳統產業,提升園區綜合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目前,國內現代高效農業、醫養產業等傳統項目正在積極利用互聯網改造提升自己,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生產、儲運效率,為自己注入新的“動能因子”;在新興產業領域,部分高端裝備制造項目借助信息化技術實現生產工藝流程再造,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深化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和服務化轉型等新業態新模式,進而實現園區產業的升級,看上去脈絡清晰,實際推行也很難一蹴而就。 
     
    大慶各級產業園區也都已經意識到,并將信息化建設作為完善園區投資環境、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升園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開展園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同時積極推進園區企業信息化應用,提升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水平。但畢竟剛剛起步,可謂任重道遠。
     
    “拿石化園區來說吧,智慧化是一定要走的,但基于產業基礎和產業規模的差異,高新區的三個石化園區不一定會同步實現智慧化。尤其是興化園區,企業體量和盈利能力都很難承擔智慧化升級的投入和運維成本。”鄧軍說,從安全環保監管的角度考慮,園區管理、企業管理智慧化,是產業園區升級的必然選擇,尤其是技術成熟之后,成本會降低,產業都會走到那一步。
     
    產城融合:產業園區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主戰場
    未來幾年,我國各地產業園區的運作方式將由政府主導逐步變革為政府引導、政策驅動、專業化公司參與,各方共同投資等多種模式共生共存。表明產業園的市場化程度將越來越高,資本運作有可能成為運營方獲得經營性收入和現金流的重要方式,包括利用資本杠桿進行業務創新和發展壯大。
     
    今年5月18日,國務院印發實施了《國務院關于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鼓勵和支持國家級經開區和產業園區開發建設主體IPO。
     
    “產業園與資本市場接軌是一次重大歷史機遇,高新區和經開區都在理論上存在機會。”于海發說,想要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就必須進行模式創新。擺脫開發運營模式單一的弊端,搭建線上線下公共服務平臺,力爭實現產業垂直化、分工專業化、品牌國際化、產品標準化、運營資本化。
     
    實際上,IPO還是太遙遠了點,但是產融結合卻是任何一個產業園區都不該繞開的發展路徑。
     
    早在5年前,高新區召開的“十三五”規劃研討會上,就有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建議高新區走產融結合的發展之路。
     
    一手抓產業,一手抓金融,產業是核心,是基礎,金融是可以推動整個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產業園區的一級開發、二級開發、三級運營乃至資產證券化的各個階段,產業地產開發方可以與各類金融機構攜手合作,設計投融資架構和產品,實現園區開發的資金閉環和可持續發展。 
     
    “盡管高新區和經開區都相繼開啟了產業基金的大門,但相對于園區企業龐大的融資需求,仍是難以止渴。”于海發認為,高新區定期舉辦產融對接,并引進深圳前海創投孵化器,共同創建了新經濟產融服務基地,從資本啟蒙、資本籌劃、資本對接、資本進階等方面開展企業資本服務,推動創投力量向大慶重點產業領域延伸集聚,這是多數本地園區應該借鑒和學習之處。  
     
    產業園區不僅僅要引導園區企業建立資本運作意識,學會靈活使用金融工具,園區本身也要強化產融結合的學習和提升。如果能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實現園區的資金閉環,對推動園區升級無疑是相當大的助力。

     
    上一篇:四部門聯合發文:建設3000處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申報倒計時
    下一篇:2019-2020年度國家農林扶持資金申報項目清單、申報時間及要求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蜜臀AV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观|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好看的电影网站亚洲一区| 日韩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精密机械|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毛片国语|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八戒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中文字幕|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影院|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