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委了解到,市住房城鄉建委近日公布2023年第一批綠色低碳建筑示范項目名單,重慶理工職業學院綠色化改造示范項目、忠州大劇院綠色化改造示范項目等7個項目榜上有名,它們有望獲得相應的財政和金融資金支持。
“城鄉建設是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發展綠色低碳建筑對于建設領域‘碳減排’具有重要意義。”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去年底出臺《重慶市綠色低碳建筑示范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綠色低碳建筑示范項目包含綠色建筑示范項目、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項目、可再生能源區域集中供冷供熱示范項目及既有公共建筑綠色化改造示范項目四類。
根據《管理辦法》,我市將對獲得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綠色建筑項目按照建筑面積分別給予60元/平方米、40元/平方米、20元/平方米的補助資金,單個示范項目補助資金總額,分別不得超過4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
對申請補助的零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按示范面積分別給予200元/平方米、120/平方米、80元/平方米的補助資金,單個示范項目補助資金總額,分別不得超過400萬元、240萬元、160萬元。
對可再生能源區域集中供冷供熱示范項目給予財政補助,區域集中供冷供熱項目(供冷量大于10MW或供能能力≥10萬平方米)按照機組額定制冷量進行補貼,補助標準為150元/kW,對同一個示范項目(含分期建設的多個能源站)補助資金總額不得超過1500萬元。

圖為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項目建設現場。
既有公共建筑綠色化改造示范項目補助資金,按照綠色化改造效果核定機構核定的改造面積和碳減排率進行核算,對碳減排率達到25%(含)以上的改造項目按示范面積給予25元/平方米的補助資金,碳減排率達到15%(含)至25%的改造項目按示范面積給予15元/平方米的補助資金。
為推動建設領域綠色發展,我市還出臺了《重慶市綠色金融服務綠色建筑指南(試行)》(簡稱《指南》)。根據《指南》,我市將動態發布建筑名單,向“長江綠融通”綠色金融大數據綜合服務系統(簡稱“長江綠融通”系統)推送?!伴L江綠融通”系統結合國家統一標準,智能識別、審核各類名單中相關項目綠色屬性后,形成《重慶市綠色金融服務綠色建筑項目名單》(簡稱《項目名單》)。金融機構向納入《項目名單》的項目提供綠色金融服務時,可依據綠色建筑等級不同,在融資價格、融資額度、服務效率等方面提供差異化服務。
今年上半年,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向悅來生態城區域污水源熱泵集中供冷供熱項目等5個綠色低碳建筑示范項目撥付資金1197.93萬元;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工程設計二標段-T3B航站樓(簡稱“T3B航站樓”)等8個綠色建筑項目,獲得綠色金融貸款17.51億元。
以T3B航站樓為例,該建筑按三星級綠色設計建設,屋面采用金屬屋面體系,外墻體采用300mm厚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體系;天窗采用熱致調光玻璃,能根據太陽光照度強弱在透明玻璃和磨砂玻璃之間切換;采用風冷熱泵機組換熱,由空氣源熱泵提供的空調用冷量和熱量比例達到63.08%。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獲得綠色金融貸款約3.72億元,有力推進了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