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從源頭上預防、減輕規劃實施對環境的不良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山東省濟寧市生態環境局金鄉縣分局不斷加大幫扶力度,加速推動產業園區按照規定編制規劃環評、規劃跟蹤環評,以強化規劃環評效力為抓手,嚴格項目準入,助力產業園區綠色高質量發展。
金鄉縣分局嚴格按照規劃環評要求,優化產業定位,嚴格建設項目準入。按照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篩選入園項目,將是否符合園區規劃環評結論及審查意見作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的重要依據,對于不符合規劃環評要求的項目,一律不予通過。重點推進產業布局優化、轉型升級,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環境風險防控。推進項目環評與規劃環評聯動,明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可將有效期內的監測數據作為環境質量現狀數據直接引用,與有關規劃的環境協調性分析、區域環境現狀調查及評價、選址合理性論證等內容可以適當簡化。
統籌規劃環評、項目環評、排污許可要求,逐步形成園區環境管理數字化、污染物排放及資源利用減量化、園區生產清潔化、園區環境風險低位運行化的一系列環境管理制度。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接到告警和發現環保問題實行“扁平化”指揮機制,即直接對一線執法力量“點對點”可視化指揮,緊緊圍繞業務、執法、監測三個主要環節,推進執法業務融合、業務監測對接、監測執法聯動的一體化工作機制。采取“1+2+1”快速反應模式,發現的案件,第一時間安排執法、監測人員1小時內到達現場,處置制定結果,2小時內將現場處置情況報告縣分局,有處罰情況在1周內報告處罰結果。
在創新管理模式、創建長效管理機制方面,金鄉縣分局積極推進“環保管家”、“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進園區,對園區企業環境問題進行全覆蓋排查、點對點服務、信息化推進、做示范引導,探索環境現代化治理模式,提升園區環境治理水平,為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在服務園區企業方面,金鄉縣分局建立完善園區企業正面清單制度,根據納入正面清單企業所需條件嚴格把關,將凱賽生物、黑貓炭黑、雷邁等11家園區企業列入了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對納入正面清單的企業采取減少或免于現場環境執法檢查,環境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且未造成環境危害后果的,可不予處罰,督促其盡快整改。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經濟困難的,需要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研究后可以允許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
對園區41家重點排污單位的廢水、廢氣、土壤每年開展一次監督性監測,17家地下水重點監管企業每三年開展一次地下水監督性監測。結合園區每年開展的跟蹤監測,每年對園區的環境空氣質量、地表水、地下水、土壤開展全面評估,幫助園區找出、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完善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動態調整環境風險應急與防范措施,加強環境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確保園區環境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