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類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規劃類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規劃成果  規劃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首頁 > 園區要聞

    四川宜賓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分析

    來源:原創  時間:2023-01-09  點擊:2399
    當前已進入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快轉變的關鍵階段。但從整體看,宜賓市農業還存在部分農產品結構性失衡、農業發展方式粗放、農業競爭力不強、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等問題。

      宜賓作為農業大市,當前已進入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快轉變的關鍵階段。但從整體看,宜賓市農業還存在部分農產品結構性失衡、農業發展方式粗放、農業競爭力不強、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等問題。


      一、發展現狀

      近年來,宜賓市積極圍繞“5+2”特色農業產業(竹、茶、釀酒專用糧、蠶桑、油樟、生豬、水產)及肉牛、家禽、水果、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以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和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為引領,建成了一批特色鮮明、要素聚集、發展綠色、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鄉村振興示范區和現代農業園區。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市各級現代農(林)業園區為44個,基本形成了省、市、縣梯次發展體系,為助推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促進農民增收和脫貧攻堅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1.特色主導產業不斷壯大。目前,全市縣級以上農(林)業園區主導產業總面積達106萬畝,輻射帶動發展138萬畝,農產品總產量283萬噸,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118個,優質農產品比重顯著提高。如:興文縣糧油園區發展稻蝦種養,品牌稻米價格是市場普通大米價格的4倍以上,金秋湖、大雁嶺茶葉園區農文旅、農工旅精深加工全產業鏈體系逐漸成形。


      2.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吸引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5家進駐園區,培育農民合作社385個,家庭農場712家,大批新品種、新技術通過園區示范推廣,有效帶動了縣域優勢特色產業、村集體經濟、鄉村休閑旅游、農民“創業創新”等發展。如:翠屏區南域糧經復合現代農業園區,由原來的“橘香小鎮”先后建成了左灣釀酒專用糧基地、高橋竹村、安石酒香漁美示范區、形成了優質的宜長興現代農業示范帶。3.效益提升增收效果顯著。園區產地初加工設施設備不斷完善,建成了一批分揀分級、烘干冷鏈、倉儲物流等設施,各類園區總體農產品初加工率達到81.7%,農產品綜合總產值達到153.4億元,平均綜合產值達到3.5億元。在農產品綜合總產值中,農業總產值約為66.9億元,平均值約為1.5億元,產業效益明顯高于園外區域。園區帶動農民69.6萬人,大量農村勞動力在園區企業就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5萬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2萬元。


    宜賓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現狀,宜賓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問題


      二、存在問題分析

      1.農業園區發展思路不夠清晰,認識上有一定偏差。

      一是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與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未能有機結合。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振興,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和載體認識不足,在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中對產業振興有所忽視,農業園區建設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二是對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與推進農業現代化認識不夠。現代農業園區作為發展現代農業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平臺認識不充分,缺少圍繞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要素需求,持續推進農業園區建設的韌勁和堅持。區縣對現有產業園區建設需求沒有系統謀劃,宜賓市目前除竹產業在基地、加工、科技、園區方面有專項振興政策外,其他特色農業產業缺少持續推進的政策支持。


      三是科學界定農業園區功能作用認識不足。部分區縣對園區的功能定位不清晰,未根據實際情況按照產業鏈加工型、物流商貿型、科研創新型、農旅融合型對園區進行準確定位,自身發展方向不明確。四是農民主體地位認識不清。農業園區姓“農”,農民是主體,園區對農民的組織和引導不足,農民專合社作用不強,農機、技術等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農民土地“一租了之”,與園區其他經營主體之間的聯系松散,主人翁意識淡泊。


      2.總體看量小體弱質不優。

      一是規模小產業聚集度低。全市地形主要以丘陵、低山為主,地形破碎,可利用土地資源分散,制約了種植類園區的發展。“5+2”等特色產業碎片化嚴重,區縣各自發展形成多個“產業孤島”,規模效應低,主導產業相對集中連片規模在10萬畝以上的只有金秋湖川茶園區和樟海鎮油樟林業園區2個、占比僅4.5%;面積在1萬畝以上10萬畝以下的有19個、占比43.2%;面積在1萬畝以下的有23個、占比達51.3%。因此,全市園區總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僅有2個,規模和產值分別低于全省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規模達29.2萬畝和平均產值75億元的水平,缺少規模效益。


      二是建設運營結構不合理,龍頭企業帶動不夠。目前,全市現代農業園區按照發展主導模式可分為:政府主導型28個、龍頭企業帶動型8個、傳統產區聚合型8個、科研型0個,政府主導型占比高達64%,科研型園區缺失,在技術迭代、品質提升、應用推廣等方面缺少載體和平臺,帶動力不強。以釀酒專用糧園區為例,盡管宜賓市在翠屏區左灣、南溪區仙臨建有釀酒專用糧基地,但產銷雙方合作大多停留在訂單、采購等表面層次,企業深度參與基地建設少。如面對110多萬畝釀酒專用糧基地和產能,五糧液公司收購專用糧覆蓋率不到10%,不及郎酒、茅臺等酒企收購量。蠶桑、油樟、水果、肉牛、水產等產業園區主體帶動弱,其中水果園區無一家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帶動,品牌發展滯后,自有品牌和加入宜賓市區域公共品牌的園區僅有21個,另外的23個園區農產品無品牌,市場競爭力弱。


      三是大部分園區未構建協同運作機制。除創省五星級的南溪區釀酒專用糧現代農業園區成立了園區管委會、筠連縣依托工業園區管委會對農業園區進行管理外,其他區縣均未成立獨立的園區管理運營機構。區縣領導重視程度參差不齊,領導小組辦公室掛在農業農村部門,落實“園長制”流于形式,推進力度不強,未形成合力推動園區建設,難以適應現代農業園區科技化、智能化、集約化的發展要求。部分區縣政府、國有農業投資公司、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戶之間的“責權利”不清晰,運營可持續性不強。四是園區質量普遍不高,檔次較低。在全省13個國家級(創建)園區、15個省五星級園區列表中,宜賓無席位。截至2021年底,宜賓市縣級以上農業園區有44個,其中:省四星級園區1個,省三星級園區3個,相比全省或川南四市均處于中下水平。


      3.政策激勵支持不夠,部門配合不密切。

      一是資金支持政策不夠。目前,宜賓市現代農業園區產業功能弱化,與鄉村振興示范區模糊不清,大量資金用于風貌改造、鄉村旅游、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盡管現代農業園區設立有建設標準、評定辦法及獎補激勵政策,但由于鄉村振興示范區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脫節,存在兩套標準兩套政策兩張皮,使得市級現代農業園區獎補兌現困難,導致區縣、鄉鎮的積極性不高。


      二是用地支持政策力度不夠。多個園區建設反映用地指標緊缺,加工、農旅、文創等設施缺少建設指標,配套設施建設用地指標爭取難。


      三是激勵基層干部在園區建設中干事創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在干部提拔任用的指標中,農業園區建設實績未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對在成功創建省星級、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基層干部提拔重用、獎勵激勵辦法不明確。


      四是園區建設部門協同推進不強。目前,宜賓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沒有根據職能職責建立發展改革、自然資源、農林水利、文化和旅游、交通運輸、科技、財政等部門的協同推進機制,各自為戰,向園區傾斜優先安排資金、項目、土地力度還不強,未達到全方位、精細化的服務要求。


      4.精深加工能力弱,融合發展水平不高。

      一是農產品精深加工酒類一家獨大。宜賓市農產品加工業在“五糧液”的帶領下,2019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以下簡稱比值)為2.0∶1.高于全省的比值1.9∶1.低于全國的比值2.2∶1.除去五糧液股份公司的酒類收入463億元后,宜賓市的比值僅為1.14∶1.其他特色產業的精深加工水平低。


      二是園區農產品精深加工層次低。全市園區農產品主要是作為原材料和加工初級產品,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落后,除釀酒專用糧、茶葉、林竹、油樟有部分精深加工企業入駐外,其他產業均是以產地初加工為主。其中茶產業園區涉及精深加工的茶企有5家,精深加工產品有茶食品、茶用品、茶飲品、抹茶等,但市場覆蓋滲透率低,收益貢獻小。油樟產業園區全市僅有兩家加工企業(宜賓石平香料公司和川匯香料公司),其加工技術和能力比較初級,主要銷售初級樟油,產品附加值低。生豬、肉牛、蠶桑、水果、水產品的產業園區,以生鮮、繅絲銷售為主,特色農業產業的精深加工能力亟待提升。


      三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低。部分園區融合發展方向不明確,在基礎不牢、技術不強、加工不精、品牌不優、市場不穩的情況下,就傾力發展主題公園、農旅設施,旅游觀光,缺乏產業和運營體系支撐,園區融合發展難以持續。


      5.科技創新不足,三大支撐先導產業應用差。

      一是園區科技創新平臺不完善。全市各類園區中,僅有10個與省級以上技術團隊建立了聯系,占比為23%;有13個與市級技術團隊建立了聯系,占比為29%;其余的園區未與市級以上技術團隊建立聯系或建立科研平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引領示范效應不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建農業產業高新技術示范區規劃與翠屏區南域糧經復合現代農業園區規劃契合度不高,科技園區自身無具體的智慧農業、現代農機裝備、特色優良品種推廣、先進農業生產技術應用等項目,全靠區縣建設,僅掛了個科技園區名號,未見先進技術運用。


      二是現代農業“四新五良”(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良種、良法、良壤、良制、良機)成果應用還需提升。宜機化品種占比不高,種養循環設施設備不配套,綠色種養流于形式。農田宜機化改造水平低,耕作道路不配套農機難以進入。現代農業機械研發、推廣慢,市農科院農機所未在園區中發揮好現代農機裝備的優先示范推廣作用。農機社會化服務機制不健全,大部分園區未建立“園區+專家指導組+社會化服務組織+業主”的聯動機制,園區機械化程度低,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僅有51%,遠低于全國65%和全省55%的水平。


      三是先導支撐產業發展水平不高。現代烘干冷鏈物流體系比較落后,截至2020年底,全市烘干設施日烘干能力僅1221.5噸/日,僅釀酒專用糧年產80萬噸,收割期日需烘干4000噸/日,烘干設施不足,大量農戶還處于靠天曬干,品質參差不齊;全市已建成田頭小型倉儲保鮮冷鏈設施數量136個,冷藏(氣調)庫、冷凍庫靜態庫容量約4萬噸,離6萬噸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全市缺少統一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


      四是現代種業發展配套不足。特色優勢產業持續創新能力低較低,如本地特色的高粱、玉米育種每年臨時分散“打游擊”,市農科院南繁在海南三亞市高粱4個地點、玉米有2個地點,沒有固定,市內育種基地水稻僅1500畝、高粱500畝,分散在3個區縣,且受三江新區等工業化建設逐漸萎縮。畜禽繁育場缺失,以豬為例,全市僅有二級擴繁場,未建有原種場和一級擴繁場。



    上一篇:深圳著力打造高端電子化學品產業園區 構建“5+3”產業體系
    下一篇:四川宜賓現代農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午夜福利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自产对白一区|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立川理惠在线播放一区|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寂寞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一区二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国产大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A片带套|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91视频国产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亚洲一区精彩视频|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精品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