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黃渤海新區經發科創局副局長周世忠介紹說,煙臺化工產業園是黃渤海南岸高端低碳石化產業基地核心板塊,面積27.4平方千米,2023年實現產值1280億元。園區現已形成了以高端石化、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等為主的化工產業體系,正大踏步邁向高端化、精細化、綠色化。
聚焦培育產業新動能,推動產業結構育“新”攀“高”、轉“精”向“綠”,正成為煙臺化工產業園打造新質生產力的“強引擎”。
自主創新驅動高端發展
6月29日,位于煙臺化工產業園的萬華化學(600309)新材料事業部一期年產20萬噸高性能聚烯烴彈性體(POE)項目全流程貫通,并于當日產出合格產品,標志著中國首套大規模自主研發的POE工業化裝置一次性開車成功。
另一個突破“卡脖子”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的是尼龍12。經過9年的創新攻關,萬華化學成為亞洲第一家、全球第二家掌握尼龍12全產業鏈生產技術的企業,其產品具備更高爆破壓、更好本質安全性等突出優勢,將有力保障我國汽車、電子、能源等行業所需高端化工材料的自主可控。
POE、尼龍12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是萬華化學自主創新驅動高端發展的最新例證。萬華化學通過多年技術積累和工藝優化,自主研發的脂肪族異氰酸酯(ADI)系列產品成為支撐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汽車等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基礎材料。2023年,萬華化學能耗更低、質量更高的第七代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技術、新一代甲苯二異氰酸酯(TDI)技術成功產業化。
創新贏得發展,業績展現實力。萬華化學營收從2017年的531億元增至2023年的1753億元,全球化工企業50強排名也由第43名躍升至第18名。萬華化學董事長廖增太表示,未來將加快聚砜等醫用高分子材料、改性PC等高性能工程塑料的技術研發,集中力量推進新一代電池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同時利用AI賦能,深入推進電化學技術、合成生物學等新領域的科學研究,培育未來產業。
精準投資發力精細新材料
技術創新要形成新質生產力,離不開高效率的投資和高質量的項目。
眼下,由世界500強企業華潤集團在煙臺化學工業園投資建設的煙臺華潤錦綸有限公司高端合成材料制品產業化項目進入調試開車階段。該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年產高端尼龍66切片16萬噸、差異化尼龍纖維3萬噸。
萬華化學在煙臺化學工業園內領辦了占地12.8平方千米的“園中園”——萬華煙臺產業園,已完成投資1200億元。從去年開始,萬華化學重點推進乙烯二期年產120萬噸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烴項目、22個延鏈補鏈項目建設,目前已建成投產14個;今年確保高端精細化學品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并完成乙烯二期工程中交。
泰和新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則在煙臺化工產業園投資60億元創辦了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園,主要規劃建設間位芳綸、芳綸紙、智能纖維、氨綸、對位芳綸等項目,園區項目全部達產后,年可實現產值80億元。
“我們一直以攻克技術難關為己任,先后填補氨綸、間位芳綸、芳綸紙、對位芳綸4項國內空白。”泰和新材董事長宋西全介紹說。此外,泰和新材還規劃了新能源材料、綠色化工、智能穿戴、綠色制造、信息技術、生物基材料六大創新賽道,并圍繞新能源汽車行業布局芳綸紙、芳綸隔膜、半固態電池隔膜等新材料。
聚焦精細新材料的還有煙臺九目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有機發光顯示器(OLED)顯示材料的領軍者,九目化學的OLED顯示材料合成技術和規模處于世界前列。該公司投資20億元建設了OLED顯示材料及其他功能性材料項目,達產后可年產光電類化學品420噸。
未來,煙臺化工產業園將由以規模擴張為主的產能建設,向以“精耕細作”為主的精細化、專用化、系列化細分市場拓展滲透,推動聚氨酯、乙烯等化工產業鏈向高端延伸,規劃建設高耐熱聚碳酸酯、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等高端差異化產品項目,支持發展智能纖維、綠色印染、電池隔膜等領域拓展。
減碳固碳推動綠色轉型
2023年,煙臺化工產業園先后入選省級和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作為一個成立僅5年多的年輕園區,煙臺化工產業園為何能快速獲得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稱號?
“我們積極布局建設了一批綠色項目,全鏈條推進源頭減碳、過程減碳和末端固碳技術應用,聚力推進低碳轉型。”煙臺化工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王亮介紹說,園區內的“萬華化學—河海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就是源頭減碳的典型代表。該項目是黃渤海新區首個減排降碳示范工程,目前已部分投用。全部投用后,每年可為園區節約煤炭約2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70萬噸,節約用水2000萬立方米以上。
與此同時,煙臺化工產業園還在過程減碳和末端固碳方面持續發力,先后實施了30余個技術改造項目,年節能150萬噸標煤、降碳390萬噸,并建成15萬噸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生態效益顯著。
此外,煙臺化工產業園還立足現有產業資源,積極打造鏈式發展模式,形成聚氨酯烯烴、高性能纖維、高端顯示材料和特種膠黏劑四個產業鏈貫通、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構建項目產品、公用工程、能源資源循環使用的循環經濟,提高了綠色化發展水平,這也為創建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外,煙臺化工產業園還借力當前大規模設備更新機遇,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不斷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降低綜合能耗。近日,萬華化學(煙臺)石化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噸乙烯裝置原料多元化改造項目公示了環評報告,改造后原料由丙烷變為乙烷,可進一步降低物耗、能耗和碳排放,環境效益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