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底,新增省級開發區3個,形成1000億級園區2個、200億級園區3個、100億級園區1個。園區“四上企業”達65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80家,園區畝均營業收入增長7.5%,進出口實績企業達40家,跨境電商實現零突破
●到2027年底,園區“四上企業”達75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95家,園區畝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進出口實績企業達60家
●到2029年底,建成2000億級園區1個、1500億級園區1個、500億級園區2個、300億級園區2個,園區“四上企業”達9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20家,進出口實績企業達80家
日前,《園區“風貌環境提升、企業滿園提質、產業增效提檔”行動方案》正式出臺,將推動全市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和市級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將園區培育成引領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動力源。
根據方案,到2025年底,完成園區優化整合和產業定位優化,形成重點突出、錯位協同的產業布局。新增省級開發區3個,形成1000億級園區2個、200億級園區3個、100億級園區1個。園區“四上企業”達65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80家,園區畝均營業收入增長7.5%,進出口實績企業達40家,跨境電商實現零突破。化工園區安全風險等級提升至較低風險等級(D級)。風貌環境明顯改觀、基礎設施提標升級、運營機制有序高效、產業要素加快集聚,實現一年大煥新、強動能。
到2027年底,園區產業集聚發展取得新突破,集群成鏈態勢不斷顯現,在全省競爭力持續增強。園區“四上企業”達75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95家,園區畝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進出口實績企業達60家。園區在國省級園區排名提升進位,服務設施更加完善、產業特色更加突出、發展動力更加強勁,產業生態加速形成,經濟發展主戰場地位進一步凸顯,實現三年大變樣、顯成效。
到2029年底,建成2000億級園區1個、1500億級園區1個、500億級園區2個、300億級園區2個,園區“四上企業”達9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20家,進出口實績企業達80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園區生產環境現代、生活環境宜居、生態環境優美,專業服務能力、開放合作和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重要動力源,實現五年大提質、創一流。
為實現“一年大煥新,三年大變樣,五年大提質”的目標,方案提出,實施園區規劃布局優化、特色優勢產業集聚、配套基礎設施改善、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園區管理水平提高、營商環境優化暖心等六大重點任務工程,并從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政策資金支持、優化生產要素保障三個方面,夯實要素支撐。同時,加強組織保障,將“風貌環境提升、企業滿園提質、產業增效提檔”行動作為全市重點工作,實行“半年通報、年度評價”機制,及時總結提煉先進經驗,營造“實干論英雄、實績比高低”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