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類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規劃類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規劃成果  規劃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首頁 > 政策解讀 > 政策解讀

    【重磅】第一部“園區法”《江蘇省開發區條例》正式施行!

    來源:中機院  時間:2018-05-02  點擊:3438
    5月1日起,我國第一部省級“園區法”--《江蘇省開發區條例》正式開始實施,條例中的諸多新意和亮點,對全江蘇乃至全國產業園區的發展也都有很大的指導與啟示意義。

    5月1日起,《江蘇省開發區條例》正式開始實施,這意味著,這份條例具有絕對的法律效力,今后江蘇全省開發區的開發、建設、運營、管理、轉型都將有法可依。此條例可謂我國第一部省級“園區法”,具有里程碑意義!

     

     

    2018年1月24日,江蘇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江蘇省開發區條例》(注:詳情見附件),并將于5月1日起施行。

     

    數據顯示,江蘇目前共有省級及以上開發區131家,國家級開發區46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江蘇開發區創造了全省一半的地區生產總值和地方公共預算收入,以及55.2%的財政收入、82.9%的進出口總額、59.6%的固定資產投資,更堪稱全省經濟的“壓艙石”。

     

    但同時,江蘇開發區在34年的發展之后,也逐漸面臨多方面瓶頸,成為全國產業園區面臨困境的集中縮影。

     

    首當其沖的,就是無法可依,面臨著行政主體地位模糊、事權分離、責權不一等問題,開發區的行政行為和行政決定經常遭遇法律瓶頸。

     

    我們來看一下,這份新鮮出爐的省級“園區法”到底有哪些重磅內容?

    在即將被這份新條例覆蓋并作廢的1986年版舊條例中,開發區僅指代“省內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就是限于經開區,而在2018年新版條例中,開發區的內涵和外延都得到擴充,即包括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在對開發區目標與角色定位的描述中,新版條例提出“要加快向現代產業園區轉型,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和培育發展新動能的引領區、高水平營商環境和便利創業創新的示范區、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區、深化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

     

    也就是說,開發區不再僅僅是一個對外引資、發展工業的經濟概念,更是一個綜合性、全方位、多功能的經濟社會管理承載體。

     

    在各級行政主體的角色分配上,新版條例強調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領導開發區工作”,包括“將開發區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促進開發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議事協調機制,落實目標責任制和獎懲制度”等;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開發區主管部門則“負責開發區的指導、服務、協調和管理工作,推動落實開發區建設和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

     

    管委會,也就是開發區管理機構,是作為“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在規定的職責范圍內行使經濟管理權限,提供投資服務”。并且,“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可以將經濟管理、投資服務等權限依照法定程序賦予開發區管理機構。”

     

    這里需要注意一個字的關鍵變化,在1986年舊版條例中,開發區管理機構僅僅是政府的一個派出“機構”,而在2018年新版中,它已經成為政府的派出“機關”。一字變化,千差萬別——機關,是一個獨立的行政主體,而機構則是依附與行政主體的一個部門單位。

     

    這意味著,開發區管委會的行政地位大大提升,職權范疇也大大延伸,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

     

    土地問題也是困擾開發區可持續發展的另一大難題,新版“園區法”當中自然也以大篇幅涉及:

     

    開發區應當依法合理、節約集約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提升土地產出率。在開發區內可以通過收購儲備、鼓勵流轉、協議置換、合作經營、自主開發等方式,對閑置土地、低效用地等存量建設用地進行再開發。

     

    對開發區列入省級年度投資重大項目的產業項目,應當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中優先安排建設用地。

     

    優先保障開發區內重大基礎設施、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項目的合理用地,對科技創新、民生和文化創意等新型產業用地給予傾斜支持。

     

    對利用現有工業用地新建廠房或者改造原有廠房、增加容積率的,不增收土地出讓價款。

     

    顯然,從新版“園區法”的頒布,我們能夠看出江蘇省對開發區“在東部地區政策和體制比較優勢的減少,以及相對中西部地區先發優勢逐步喪失”這種狀況的焦慮,和對開發區轉型創新急迫性的清醒認知。條例中的諸多新意和亮點,對全江蘇乃至全國產業園區的發展也都有很大的指導與啟示意義。

      

    《江蘇省開發區條例》:

    (2018年1月24日江蘇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

    第三章 整合優化

    第四章 管理體制

    第五章 服務保障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開發區建設,規范開發區管理和服務,提升開發區發展質量和水平,發揮開發區功能優勢和開放引領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開發區的規劃建設、管理服務以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開發區,包括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第三條 開發區應當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遵循改革創新、規劃引領、集聚集約、特色發展的原則,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向現代產業園區轉型,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和培育發展新動能的引領區、高水平營商環境和便利創業創新的示范區、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區、深化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

    第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領導開發區工作,將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促進開發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議事協調機制,解決開發區建設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落實目標責任制和獎懲制度,推動開發區健康有序發展。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開發區主管部門負責開發區的指導、服務、協調和管理工作,推動落實開發區建設和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開發區的相關工作。

     

    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

    第五條 省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省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明確開發區的數量、規模、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向。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省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結合本地區經濟基礎、產業特點、資源和環境條件,組織編制本市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科學確定開發區的空間布局、產業定位和建設運營模式。

    省、設區的市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應當符合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第六條 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省、設區的市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等有關規劃,編制開發區產業發展等相關規劃,明確戰略目標、產業特色、空間布局、生態環保等內容。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開發區管理機構編制產業發展等相關規劃的指導。

    開發區應當科學規劃功能布局,突出生產功能,統籌核心區與生活區、商務區和辦公區等城市功能建設,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推進特色化、智慧化發展。

    第七條 開發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應當在城鄉規劃中統籌安排開發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第八條 開發區應當依法合理、節約集約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提升土地產出率。在開發區內可以通過收購儲備、鼓勵流轉、協議置換、合作經營、自主開發等方式,對閑置土地、低效用地等存量建設用地進行再開發。

    鼓勵支持開發區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

    第九條 對開發區列入省級年度投資重大項目的產業項目,應當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中優先安排建設用地。

    優先保障開發區內重大基礎設施、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項目的合理用地,對科技創新、民生和文化創意等新型產業用地給予傾斜支持。

    第十條 對利用現有工業用地新建廠房或者改造原有廠房、增加容積率的,不增收土地出讓價款。

    經批準后允許工業用地使用權人按照有關規定對土地進行重大產業項目再開發,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需補辦出讓手續的,可以采取規定方式辦理并按照市場價格繳納土地出讓價款。

    第十一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制度,評價結果納入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對發展較好、集約用地成效顯著的開發區,給予用地方面傾斜支持。

    第十二條 開發區因開發建設需要征收、征用土地的,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配合開發區所在地國土資源、房屋征收等部門依法組織實施。

    第十三條 開發區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嚴格建設項目產業政策、規劃選址、環境評價、安全評價、用地標準等方面的條件,鼓勵科技含量高、投資強度高、質量效益高、產業關聯度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進入開發區。

    第十四條 開發區應當發揮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在優化空間開發布局、推進區域環境質量改善、推動產業升級轉型中的作用,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嚴格資源節約和環境準入門檻,推動開發區循環化改造和資源循環利用,促進清潔生產,健全環境安全監測監控體系,引導產業結構向低碳、循環、集約方向發展。

    第十五條 開發區應當建立安全風險評估論證機制,確定重點危險區域安全風險等級和風險容量,合理規劃企業選址和基礎設施建設、生活空間布局,并完善重大安全風險聯防聯控制度。

    第十六條 支持開發區開展橫向合作,與其他經濟體以合作共建、委托管理等方式,建設跨區域合作產業園區或者產業合作聯盟。

    鼓勵開發區與其他國家(地區)、跨國公司開展國際合作。

     

    第三章 整合優化

    第十七條 開發區的設立、升級、調整規劃面積或者區位,應當符合省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要求,具備國家和省規定的條件。

    第十八條 國家級開發區的設立和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省商務、科技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提出審核意見報省人民政府轉報國務院審批。

    省級開發區的設立,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省商務、科技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報省人民政府審批,并報國務院備案。

    開發區更名、調整規劃面積或者區位的,應當符合規定條件,并按照設立申報程序報請批準。

    第十九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開發區統一協調機制,推動全省開發區協調發展,形成有特色、差異化的發展格局,避免同質化和低水平惡性競爭。

    第二十條 開發區應當加快轉型升級,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提高改革創新能力,提升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率先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第二十一條 開發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和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區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開展開發區整合優化工作,推動開發區空間整合、資源整合和產業調整,優化開發區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

    根據開發區發展階段、區位條件和城市化進程需要,位于中心城區、工業比重低的開發區,可以向城市綜合功能區轉型;發展規模較小的開發區,可以并入區位相鄰近的國家級開發區或者發展水平高的省級開發區,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實行統一管理。

    第二十二條 省商務、科技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開發區的分類指導,建立健全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并根據綜合考核評價結果,按照獎優罰劣的原則實行動態管理。

    支持經濟綜合實力強、產業特色明顯、發展質量高的省級開發區擴大規劃面積或者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

    對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環境保護不到位、發展滯后的開發區,由省或者設區的市商務、科技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會同有關部門向開發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提出整改建議;對整改達不到要求或者無法完成整改任務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撤并整合。

    開發區動態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章 管理體制

    第二十三條 開發區管理機構作為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在規定的職責范圍內行使經濟管理權限,提供投資服務。

    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工作職責,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科學合理設置職能機構,具體承擔相應職責。

    對于開發區管理機構與行政區人民政府合并的開發區,應當完善政府職能設置,體現開發區精簡高效的管理特點。

    鼓勵開發區創新管理體制,探索建立市場化管理模式。

    第二十四條 開發區管理機構依法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一)負責組織實施省、設區的市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編制開發區產業發展等相關規劃;

    (二)根據國家和省有關產業政策,編制產業發展目錄,統籌產業布局,按照有關規定負責審批或者審核開發區內的投資建設項目;

    (三)健全招商引資制度,整合招商引資資源,搭建招商引資平臺;

    (四)健全創新創業制度,搭建招才引智平臺,加強創新資源集聚,構建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五)協調落實區域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和管理;

    (六)發布公共信息,為企業和相關機構提供指導、咨詢和服務;

    (七)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賦予的其他與經濟管理和投資服務相關的職能。

    開發區應當依托所在地人民政府開展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工作。

    第二十五條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可以將經濟管理、投資服務等權限依照法定程序賦予開發區管理機構。

    第二十六條 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在法定權限范圍內依法履行行政執法職責。

    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經批準可以在開發區成立綜合執法機構。

    第二十七條 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依法制定并公布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收費清單,健全權力監督、制約、協調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第二十八條 開發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職能部門一般不在開發區設置工作機構,確因工作需要設立的,應當嚴格按照程序報批。

     

    第五章 服務保障

    第二十九條 開發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在規劃編制、要素供給、項目安排、招商引資、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體制創新、政策實施等方面支持開發區的發展。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及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健全與企業的溝通機制,提升金融服務和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建立公平競爭、運行規范、監管透明、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

    第三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健全開發區財政機制,完善開發區財政預算管理和核算制度。

    開發區應當加強債務管理,提升穩健發展能力。開發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開發區債務的舉借、使用和管理情況的監督。

    第三十二條 開發區應當建立和完善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樣化、投資管理市場化的資產運營管理機制。

    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在開發區建設和發展中的作用。支持開發區按照市場化原則研究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轉型升級投資基金。鼓勵和引導外資和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區建設。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及開發區管理機構可以在法定權限范圍內制定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資源稟賦優勢產業和綠色高端產業的支持力度。

    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完善重大招商項目跟蹤服務機制,推動優質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

    第三十四條 開發區管理機構對權限范圍內的審批事項,應當簡化審批流程,推行一個窗口受理、集中辦理、限時辦結,為企業、投資創業者提供一站式、代辦制等優質、便捷服務。

    開發區管理機構對受理的權限范圍外的審批事項,負責統一向審批部門轉報。

    開發區可以經批準成立集中審批機構,集中承辦審批事項。

    第三十五條 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等全鏈式服務體系,依法保護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的知識產權。

    第三十六條 支持在開發區內設立金融服務、資產評估、信用評級、投資咨詢、知識產權交易、人力資源服務等中介服務機構,為開發區的生產經營和創新創業活動提供服務。

    第三十七條 開發區應當加強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構建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

    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強企業研究開發機構建設,打造創新型企業集群,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鼓勵科學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團隊、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在開發區內設立研究開發機構。

    第三十八條 開發區應當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引進機制,通過政策和資金扶持,吸引高層次人才在開發區創新創業,支持開發區內企業與高等院校、研究開發機構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

    支持開發區通過設立科技孵化資金、知識產權作價入股等方式,搭建科技人才與產業對接平臺,支持科技成果轉化。

    對引進高層次人才的企業,鼓勵開發區通過獎勵補助方式予以支持;對企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開發區應當給予一定的獎勵補助。

    第三十九條 對于開發區管理機構或者其所屬事業單位因特殊需要聘用的高層次管理人才和招商人員,可以按照有關規定探索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多種分配形式。

    鼓勵開發區創新選人用人機制,支持開發區按照規定實行聘任制、競爭上崗制、績效考核制。支持開發區探索試行外籍雇員制度,引進需要的外籍專家、技術人員等。

    第四十條 任何單位不得在開發區內違規設立收費項目,并收取相關費用。

    第四十一條 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投訴協調機制,受理企業和投資者反映的訴求及其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投訴和舉報。

    第四十二條 任何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濫用職權干擾開發區管理機構正常行使管理職權。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經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旅游度假區等其他類型的園區,可以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四十四條 本條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1986年12月20日江蘇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的《江蘇省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上一篇:解讀《承德市電子商務園區和現代商貿物流園區建設規劃》
    下一篇:【現代物流】2018年快遞物流業發展進程及六大趨勢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 国产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va在线高清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蜜臀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日韩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91福利国产在线观一区二区| 日本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99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av综合av一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视频 | 武侠古典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18|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视频一区二区精品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