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高層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在論壇上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從四方面加大賦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能夠更好地高質量、系統性、國際化發展。

單忠德表示,新能源汽車是世界各國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發展。十年來,我國錨定發展目標不動搖,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堅決有力推進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建成了高效協同的產業體系,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推動綿亙百年的汽車產業在新時代煥發了新活力。
十年間,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從當時的7.5萬輛增長到950萬輛,全球比重超過了60%,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71%,為中國制造增添了新亮色。我們向國際社會供應了性價比高、品類豐富、質量可靠的新能源汽車原材料、零部件和整車產品,為全球汽車產業的電動化轉型注入了強大的動能。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之所以取得名人矚目的發展成就:
一是國家層面接續制定面向2020年和2035年的產業發展規劃,為產業發展指明了目標方向,繪制了宏偉藍圖。
二是相關部門和地齊心協力、主動作為,先后推出80余項支持政策,制定實施了160多項技術標準,形成了推動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三是行業企業加大投入、矢志創新。構建上了上中下游協同、大中小微企業融通、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新生態,匯聚起技術創新突破的源源動力,共創了市場競爭的新優勢。
四是堅持開放合作,2018年起我們就全面放開了新能源汽車外商投資的限制,吸引了一批新的外資項目在華落地,并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業績,全面參與國際標準法規的制定協調,積極貢獻基于中國實踐的技術方案。
單忠德強調,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從國際上看,還需要共同構建暢通穩定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維護公正透明的經貿規則,更好地賦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國內看,車用芯片、基礎軟件等還要加強攻關,新能源汽車低溫適應性、安全性、充電便利性等還需要持續提升,我們堅信建設清潔美麗世界的美好愿景符合人類的共同利益,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共識已經深入人心,全球產業鏈分工合作實現提質、降本、增效是全球化發展的可能規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機遇大于挑戰,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對產業發展未來充滿信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全球信息工業化推進大會的部署,加強部門協同,完善政策舉措,進一步提升創新發展能力、系統競爭能力、開放合作能力,加快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質生產力。
單忠德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從四個方面加大賦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能夠更好地高質量、系統性、國際化發展。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進一步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的科技主體地位、加強人才的匯聚,支持鏈主企業牽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實施主體,建立技術攻關、平臺支撐、示范應用協同的創新體系,著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加快新一代動力電池、車用芯片、操作系統、自動駕駛等技術攻關及產業化,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持續提升創新引領發展的能力。
二是完善政策體系,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和生態。進一步加強產業統籌布局和投資引導,遏制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加快推動電動車生產準入管理條例出臺,健全落后企業退出機制,開展集團化管理試點,支持優勢企業提質降本、兼并重組、做強做大,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引導傳統汽車企業依據自身的技術、渠道優勢和開放合作加快轉型,嚴厲打擊不正當的競爭行為,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三是加大推廣力度,不斷深化跨域融合創新。研究制定汽車以舊換新、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支持政策,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等活動,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積極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加快路側感知、網聯云控基礎設施建設,開展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城市級的示范應用。
四是堅持國際合作,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指導汽車企業國際化聯盟,建設第三方技術政策服務平臺,更好地服務中國企業海外發展,造福世界。同時,堅持國際化創新、全球化發展,我們歡迎世界各國企業加大在華汽車投資和技術合作,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