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全國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拓展省份之一,江西大力發展低空經濟這一標志性的新質生產力,助推多元化新場景落地應用、帶動相關產業迅猛發展。未來已來,低空經濟正在贛鄱大地“扶搖直上”。
何謂低空經濟?
所謂低空經濟,是指以低空無人機和有人機為基礎,以運人、運貨、特殊作業為目的,所有飛行、制造、維護(保障)、服務相關的綜合產業鏈。
“低空”有多高?距離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視地區特性和實際需求可擴展至3000米以下的空域,通常被稱為“低空”。
低空經濟廣泛體現在第一、二、三產業之中,涵蓋了農林作業、旅游、搜救等領域。具體的航空器又包括了直升機、無人機、熱氣球等。其中,無人機的制造與應用是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不完全統計,到2023年底,我國民用無人機研制企業超過2300家,量產的無人機產品超過1000款。2023年,我國交付民用無人機超過317萬架,通用航空制造業產值超過510億元,同比增長近60%。
南昌:航空產業鏈正在加速構建
“5、4、3、2、1……”大年初一晚,在南昌秋水廣場,江西空中未來科技集團(以下簡稱空中未來)負責人通過手持電臺發出指令。2400架無人機精準分布,在一江兩岸上空拼成了兩條立體“龍”的造型和“南昌味道”“福娃送福”“南昌歡迎您”等字樣,其神奇的光影變幻將市民游客帶入絢爛多彩的世界。
這場表演中使用的無人機,來自空中未來。作為我省無人機集群表演規模最大的企業,他們2023年在國內外100多個城市執飛17.5萬架次。
空中未來總經理陸凌岳是一名“90后”,他用8年時間,帶領空中未來由一家專注無人機飛行表演的企業,成長為集無人機制造、應用、銷售以及載人通用航空等業務于一身的公司,他本人還擔任了江西省無人機應用協會會長。
在南昌高新區的空中未來一樓展廳內,擺放著數架自主生產的八軸無人機。“我們結合機載控制器和AI技術打造了一套全自動無人機飛行系統,采用自主編寫的自動飛行算法,指導無人機自動起飛、自動充換電、精準降落。在無人機飛行巡檢過程中,系統還能對城市管理中常見問題進行目標智能識別、跟蹤和上報,這項創新技術也為企業在智慧城市建設和各種場景應用中開啟了新的篇章。”空中未來相關負責人表示。
南昌是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的誕生地,中發天信、三瑞科技、中航光電等一批發動機、無人機及零部件配套企業正在“搶灘登陸”,一條集研發、制造、運營于一體的航空產業鏈正在南昌加速構建。
“江西的低空經濟發展空間巨大,給了許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創新、創業的機會。”陸凌岳表示,目前,空中未來正全力拓展江西市場,“在無人機方面,我們開發了一款消費級無人機、一款工業級無人機,年產量可達7000架”。
共青城:內陸小城變身“天空之城”
驅車從南昌城區一路向北,沿昌九大道行駛約60分鐘,便可到達共青城南湖機場。
北倚廬山,東臨鄱陽湖,從高空俯瞰,共青城水域面積廣闊,空域使用自由度高,發展低空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打造江西省首個低空經濟產業園,吸引數十家企業入駐,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建成環鄱陽湖首個A1類跑道型通用機場,“低空+物流”“低空+農業”“低空+文旅”等新業態蓄勢待發……近年來,低空經濟產業集聚效應和創新生態在這座鄱陽湖畔的內陸小城加速形成。
“當地政府對無人機生產制造及應用場景開發給予了大力支持,并且共青城的空域、水域條件非常適合發展低空經濟,這也是吸引我們在此落戶的主要原因。”江西京飛低空經濟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飛勇說,生活在共青城的居民如今抬頭時,總能看到無人機、無人駕駛航空器和小型飛機的身影。
在此背景下,熱氣球、直升機、滑翔傘等低空飛行體驗項目正成為共青城又一張文旅名片。依托低空產業優勢,共青城探索“通航+旅游”模式,助推產業鏈條加速向消費類飛行領域融通。在南湖機場旁的共青城低空文旅小鎮,各項飛行運動吸引了不少年輕游客來此打卡體驗。“雖然熱氣球升空速度慢,但還是很緊張,沒想過自己能‘飛’起來!”來自九江的小姑娘黃敏乘坐過熱氣球后激動不已。
政策支持加大、營商環境優化、龍頭企業帶動……截至目前,共青城吸引了翱翔星云、京飛無人機、天鷹兄弟、凌悅無人機、空中未來等數十家企業入駐,形成了包括研發、制造、運營、服務等在內的低空經濟全產業鏈。未來,這里將聚集十家院所、打造十大平臺、組建十個聯盟、用好萬億基金,深耕產業生態和應用場景,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無人機產業聚集區和應用示范區。
低空經濟如何在贛鄱大地“扶搖直上”?
低空經濟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全國各地競相搶占的新領域、新賽道,而江西早已推進低空經濟發展。
早在2022年3月,我省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布局物聯網、無人機等新興產業賽道;深化物聯網、無人機等技術應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裝備制造業融合發展。
南昌、景德鎮、吉安、贛州等城市結合地域特點,通過舉辦飛行大會、跳傘錦標賽、國際飛行器創新大賽、航空嘉年華等賽事活動,吸引各地游客前來游覽觀光,從而促進當地文旅產業迅猛發展。其中,南昌飛行大會已經連續5年成功舉辦,累計近100萬人次觀看,已成為空軍表演隊參加地方航展的首秀場地,也是江西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亮麗名片。
今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到,“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這是發展低空經濟的一個重大機遇。
江西是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祥地,也是我國首批兩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拓展省份之一,具備低空經濟聚集發展的優越條件。4月7日,江西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全省低空經濟發展。會議提出,要切實把握低空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全省資源稟賦優勢,深入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堅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加快推動全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