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連云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眾多成果正在這里變為一個個新的產品,并匯聚成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產業升級、開辟新賽道、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向“新”而行,承接未來產業機遇
作為連云港市“后發先至”的重要產業,生物醫藥是全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以生物醫藥為例,當前,連云港市加快建設全國“中華藥港”,生物醫藥產業成功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2023年實現產值633.2億元,成為全市第二個有望突破千億的產業集群。
為了搶抓全市承接未來產業的機遇,連云港市積極布局創新平臺,全省兩個、蘇北唯一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建設超序時進度,2024年將全面投用。全市現有市級以上重大產業創新平臺59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級1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2個(國家級1個)。
瞄準新賽道,一路向未來
連云港市工業副產氫較為豐富,全年制氫能力超過80萬噸,同時擁有少數氫能產業鏈相關制造企業。這是全市當下非常重要的新賽道產業門類。當前連云港市瞄準構建現代化能源體系,立足全市工業副產氫資源豐富,依托田灣核電站技術優勢,加快發展包括核能、風能、氫能在內的低碳能源產業。
近日,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宣布,由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和該中心共同投入研發的深遠海綠色智能技術試驗船正式合龍,具備無限航區全球航行能力。這是連云港未來產業重點布局的深海領域取得的又一項進展。目前深遠海裝備海上科學試驗基礎設施列入全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儲備項目,該項目建設將有助于提升連云港深海裝備制造未來水平。
此外,連云港市未來產業瞄準前沿新材料領域。全市集聚聯瑞新材、中復神鷹、華海誠科等一批新材料企業,形成以市開發區為核心的碳纖維、聚酰亞胺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產業集群和東海縣國家硅材料基地。
未來,連云港市將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拓展未來技術應用場景為主攻方向,優先發展低碳能源、深海遠海開發、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通用智能五個成長型未來產業,重點關注未來網絡、元宇宙、人形機器人、生物育種等前沿方向,加快構建“5+N”未來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延伸、裂變、融合,積極厚植未來產業發展生態,為連云港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支撐。
協同統籌,因地制宜布局
連云港市堅持全市統籌、差異布局、協同發展,結合各縣區(板塊)經濟基礎、資源優勢、產業和科技發展實際,因地制宜、精準發力,科學引導各地培育發展未來產業,堅決避免一擁而上、一哄而散。
市開發區、連云港高新區和徐圩新區三大產業板塊成為未來產業的載體。其中市開發區依托中復神鷹、恒瑞醫藥、豪森藥業、康緣藥業等龍頭企業,優先培育發展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網絡、人形機器人等前沿技術方向,積極爭創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連云港高新區立足全區裝備制造產業基礎,依托中國船舶第七一六研究所、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正大天晴、連云港農業科學院等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優先培育發展通用智能、生命健康、深海遠海開發(深海裝備制造、海上通信導航)等特色領域,前瞻布局元宇宙、生物育種等前沿技術方向,積極爭創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徐圩新區依托盛虹石化、衛星化學等龍頭企業,聚力打造低碳能源(氫能、零碳負碳)等特色產業,加快建設市級未來產業先導區。
在此基礎上,連云港市培育多個未來產業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