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舟山市政府出臺《關于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加大要素保障、打好政策組合拳為切入點,形成了壯大低空制造產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拓展低空應用場景、完善低空產業配套環境等4個方面19項扶持政策。
發展低空經濟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參與起草《意見》的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意見》對我市積極搶抓低空經濟發展先機,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意義重大,交通運輸部門將與相關部門加強聯動,放大政策協同疊加效應,加快“飛起來、干起來”,聚力打造低空經濟海島發展樣板。
根據《意見》,我市將通過招引低空制造產業項目、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落實低空經濟稅收優惠政策來壯大低空制造產業。對全市低空制造企業在空間保障、場地建設、設備購置、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綜合支持。對首次獲評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隱形冠軍”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80萬元、80萬元、3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獲評國家、省、市企業技術中心的,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50萬元、10萬元獎勵;對認定為國際、國內、省內首臺(套)裝備的,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和50萬元獎勵。對“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智能化投資項目,給予設備(軟件)投資的不超過20%、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獎補;對高端化項目給予設備(軟件)投資的不超過15%、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獎補;對獲評省級“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的,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50萬元獎勵。
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方面,我市支持建設低空領域標準體系,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先行先試,對牽頭制定(排名第一位,不含修訂) 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浙江標準”、浙江省地方標準的單位,分別給予100萬元、30萬元、20萬元、20萬元、20萬元補助。支持打造高端創新載體,對各縣(區) 、功能區圍繞低空經濟發展需求與院校共建創新載體,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獎勵;對企業與市外院校在我市共建創新載體正式運行的,按建設投入總經費的2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獎勵。鼓勵產業關鍵技術研發,支持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每年遴選支持一批產業攻關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
在拓展低空應用場景方面,我市支持開設低空物流航線,輕、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每條新開航線(年度執行不少于2000架次)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該航線首年運營量額外增加1000架次及以上,給予3萬元獎勵,次年開始,同比上一年該航線架次增量部分按相同標準給予獎勵;大、中型無人駕駛航空器每條新開航線(年度執行不少于1000架次) 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該航線首年運營量額外增加500架次及以上,給予5萬元獎勵,次年開始,同比上一年該航線架次增量部分按相同標準給予獎勵。支持低空載人飛行,對通用機場建設,短途運輸航線飛行架次和飛行時長等給予補助。對取得行業主管部門審批的全市首條eVTOL商業航線,給予運營企業一次性獎勵100萬元。鼓勵企業圍繞商貿、文旅、體育等開展低空飛行體驗、飛行表演、空中游覽等活動,對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的項目,給予企業一次性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獎補。鼓勵有人機、無人機等低空飛行器在公共服務領域開展應用。支持試點示范創建,對獲得省級低空經濟場景應用示范的項目給予一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