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臨港產業發展規劃(2025—2035年)》(簡稱《規劃》),全面規劃水運網整體架構及臨港產業發展,明確到2030年,初步建成降本增效、港產協同、流域聯動、開放創新的現代化臨港產業體系。
《規劃》提出,將以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加快內河航運一體化發展為牽引,依托交通鏈打造物流鏈、供應鏈、產業鏈,以產業布局優化、轉型升級為抓手,著力推動臨港物流業、制造業、服務業集群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構建具有全國競爭力的內陸型臨港經濟綜合示范區。
《規劃》提出重點任務:一是構建“三核引領、五帶協同、多點支撐”的臨港產業發展格局,打造周口、信陽、鄭州3個臨港發展核心;培育5個臨港產業發展經濟帶;在開封、洛陽、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三門峽、濟源等豫西豫北地區,規劃布局無水港,構筑臨港產業腹地支撐點。二是建設“1+6+N”臨港產業發展體系,著力發展1個先導產業為臨港物流業,6大類臨港制造業,以及N個臨港服務業;重點培育電力裝備、船舶制造、工程機械、先進鋼鐵材料等10條重點臨港產業鏈。三是打造優質臨港產業發展載體,規劃臨港經濟區,推進現代化港口、特色專業園區、城市功能區建設。四是推進臨港產業優化升級,促進產業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強化產業對外開放合作,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五是完善產業發展基礎支撐體系,加快實施中部便捷水運出海通道工程,加強無水港和港口協同聯動,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物流運行體系。
在對臨港產業發展的組織保障方面,《規劃》從創新推進機制、完善政策體系、強化要素保障、優化發展環境4個方面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