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式招商增效,激活產業發展引擎
泰和縣在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發展進程中,將鏈式招商作為關鍵舉措,致力于圍繞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進行精準發力。在政策與資源方面,泰和縣積極整合優勢,創新性地構建了 “兩會一日” 機制。其中,首期企業家茶話會的成功舉辦,成為了政府與企業溝通交流的重要橋梁。在茶話會上,政府不僅與企業家們深入探討產業發展方向、企業面臨的困難與需求,還當場兌現了高達 333 萬元的政策補貼,這一舉措極大地增強了企業在泰和縣發展的信心與決心。
在鏈式招商的積極推動下,上半年該產業全鏈營收成績斐然,達到了 21.55 億元。產業生態不斷優化,新增了祥興康、眾達隆等 4 家藥械批發企業,這些企業的加入進一步完善了產業鏈的流通環節,提升了產業的整體活力。同時,新簽約億元項目 2 個,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新動能。例如,新簽約的 [具體項目名稱 1],計劃投資 [X] 億元,將專注于生物醫藥的研發與生產,預計投產后將實現年產值 [X] 億元,帶動就業 [X] 人;[具體項目名稱 2] 則聚焦于大健康產業的服務領域,其建成后將豐富產業業態,促進產業多元化發展。
中醫產業拓面,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在中醫產業領域,泰和縣持續發力,從中藥材供給規模和中醫藥服務質效兩個關鍵維度進行拓展提升。
在中藥材供給方面,泰和縣大力推動中草藥基地建設。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支持等手段,上半年全縣中草藥基地面積成功擴至 3 萬畝,產量達到 3320 噸,一產產值實現 5100 萬元,同比增幅均超過 15%。種植品種也日益豐富,新增了茯苓、崗梅等多個品種。以茯苓為例,其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等功效,市場需求旺盛。泰和縣引入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指導農戶科學種植茯苓,不僅提高了產量,還保證了品質。目前,茯苓種植已在多個鄉鎮鋪開,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在中醫藥服務質效提升上,泰和縣加快縣中醫院省級熱敏灸診療中心建設。該中心配備了先進的診療設備和專業的醫療團隊,致力于將熱敏灸這一傳統中醫特色療法發揮更大效能。同時,積極推動熱敏灸 “治未病” 優勢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目前已覆蓋全縣醫養機構及社區站點。在某醫養結合機構中,通過為老年人定期開展熱敏灸治療,有效改善了他們的身體狀況,如緩解了關節疼痛、增強了免疫力等,得到了老年人及其家屬的廣泛好評,也為中醫藥服務在養老領域的推廣提供了成功范例。
品牌價值躍升,提升產業發展競爭力
泰和縣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在 “藥食同源” 領域不斷深化開發。以泰和烏雞為例,聯合浙江大學開展技術攻關,成功攻克烏雞純種鑒別技術,這一成果為保障泰和烏雞的品質純正性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此基礎上,制定發布了《泰和烏雞肉》團體標準,并起草烏雞道地藥材標準草案 5 項,使泰和烏雞從養殖到加工銷售有了更為規范統一的標準。在加工技術方面,烏雞肽粉加工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抽檢合格率始終保持 100%。
隨著一系列品牌建設舉措的實施,泰和烏雞品牌價值實現了大幅躍升,躍升至 40.6 億元,并成功入選地標名品典型案例。如今,泰和烏雞不僅在國內市場享有盛譽,還逐步走向國際市場。在國內,通過與各大電商平臺合作、開設品牌專賣店等方式,產品銷量持續增長;在國際上,憑借其獨特的藥用價值和高品質,吸引了眾多海外消費者的關注,訂單量逐年增加,為泰和縣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