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要重視農產品品牌的培育, 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平度市生態環境優越, 地理標志農產品資源豐富, 近年來正在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中機院通過對平度市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現狀進行梳理, 整理歸納了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并為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出了建議, 充分發揮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區域帶動效應,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近年來,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農產品的品牌, 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推廣。本文以山東省平度市為例, 采用實地調研法、訪談法和文獻查閱法對該地農產品進行調研。平度市作為全國農業縣級市, 農產品種類繁多, 擁有18個地理標志農產品。但目前仍存在品牌知名度不高等現象, 阻礙了區域的發展。
1 平度市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概況
平度市位于北緯36度, 地域廣闊、地形生態多樣, 常年種植糧食、花生、果品和蔬菜等作物, 農產品遠銷韓、日、俄等海外市場。平度市是我國的農業大市和全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擁有農產品注冊商品450多個,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8個。近年來, 平度市地理標志農產品質量和標識使用數量穩步提升。據相關數據顯示, 平度市18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年地理標識使用量高達9800余萬。這些農產品實現了18.5億元以上的年產值, 覆蓋種植面積160萬畝以上, 每年為農民創收1.3億元以上。2018年10月, 隨著“食在平度”品牌的創建, 這些農產品已經成為綠色、優質的原產地食材, 對于打造因美食而聞名、以美食帶動周圍產業發展的旅游強市發揮了重要作用。
2 平度市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經營主體認知不足, 缺乏保護意識
雖然平度市農產品繁多, 坐擁多個地理標志農產品, 但對這些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后期維護工作不到位。目前, 平度市相對出名的地標產品只有大澤山葡萄和馬家溝芹菜。其他的產品雖然已經注冊, 但由于后期開發和管理不足, 市場效應并不明顯, 使得生產經營者積極性不高, 對于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保護意識不強, 最終導致這些農產品的市場優勢難以發揮。
2.2 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制度不健全, 監管缺位
由于立法保護制度不完善, 監管部門權責交叉、權責分離以及相關行業協會缺乏監管權力等原因, 市場上地標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影響了其在消費者中的口碑, 市場銷量減少, 最終導致其經濟效應難以顯現[2]。
2.3 農業生產分散, 缺乏品牌依托
平度市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市, 農業生產仍然處于較為分散的狀態。目前, 平度市地理標志農產品總體品牌知名度不高, 雖然注冊多項農產品品牌, 但幾乎都沒有知名度。另外, 由于沒有農業相關企業的引領, 產品缺乏品牌依托, 市場競爭力較弱。
3 推動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的建議
3.1 加強消費者對農產品地理標志的認知度
通過互聯網等主流媒體開展宣傳, 深化落實農產品信息傳遞網絡, 建立有效宣傳途徑。同時, 政府、企業和廣大群眾要對地理標志形成自上而下的統一認識, 重視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另外, 積極組織參與國內外各類產品展銷會和洽談會, 擴大平度市農產品的知名度。
3.2 健全農產品地理標志立法
在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制度方面, 我國可以適當借鑒法國經驗, 并結合我國豐富的地理標志資源, 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保護。同時, 將《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法》與《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有機結合起來, 實施雙重保護, 促使農業生產與時俱進[3]。
3.3 培育龍頭企業,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雖然農產品地理標志具有一定區域內的公權屬性, 但其發展仍要依靠企業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等的帶動和投入。政府要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并引導形成“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市場”的發展模式, 推動龍頭企業積極參與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過程, 不斷探索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經營和運行機制, 推動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化進程。(作者:萬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