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隨著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 “田園綜合體”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關鍵因素, 是鄉村振興計劃中非常重要的實踐路徑。新媒體語境下的田園文化傳播具有豐富多樣的傳播形式、跨媒介的傳播主體等特點, 中機院對“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和現狀進行解讀, 提出了在新媒體語境下“田園綜合體”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同時指出新媒體的發展對鄉村文化發展, 新型媒體團隊建構, 本土人口固有生活方式提供的便利條件。
一、引言
現代鄉村的發展有著百余年的歷史, 媒介傳播在鄉村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 不僅僅對傳統媒體傳播方式進行創新, 也對在地居民生活方式、鄉村本土文化的傳播和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在新媒體的語境下, 如何更好的傳播鄉村文化, 保護傳統文化不被遺忘, 拓展“田園綜合體”的傳播渠道, 提升鄉村旅游的支柱性產業發展, 讓鄉村成為人們向往之處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田園綜合體”發展現狀概述
2017年, “田園綜合體”一詞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文件提出必須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近些年, 國家大力推廣鄉村振興計劃, 提出要對城鄉關系重新思考和調整、促進鄉村文化全面進步的規劃和要求, 努力推進農業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和“田園綜合體”試點建設。該政策的出臺掀起了田園熱潮。目前, 國內外基于鄉村振興計劃的“田園綜合體”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設進行中。
以日本“田園綜合體”為例, Ecorin村位于北海道札幌近郊的惠庭市, 是以“減輕環境負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主題創造的社區, 希望讓未來的孩子們能有一個幸福的生活環境, 也是這個項目名稱的由來。他們依然以農業為主, 用自己栽培的花卉裝飾餐廳、與農民攜手保障食品質量, 還把餐廳里的廚余垃圾和家蓄糞尿利用起來做有機肥料, 為環境減負, 創建美好的生態環境。另外, 他們將傳統的勞動和歌舞形式結合, 將勞作、生產行為作為旅游資源進行開發, 使得游客流連忘返。
國內的“田園綜合體”以無錫田園東方為例, 從2013年起經過4年多的落地探索、實踐, 無錫陽山田園東方已規劃建設完成3000畝水蜜桃產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新田園社區, 并在示范區建成包括花間堂稼圃集酒店、田園東方蜜桃度假村、田園大講堂、田園生活館、拾房書院、拾房手作、拾房咖啡、拾房市集、華德福學校、田野樂園、番薯藤TINA廚房等業態相融一體的蜜桃主題鄉村旅游度假區。
三、新媒體對于“田園綜合體”發展的影響
1. 構建創新型文化旅游產業
全新的媒介融合方式是田園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 為田園文化創造輸出多樣渠道的同事, 也為本土在地文化帶來多方位資源的融合, 一些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展示方式主動探索整改, 將外來優質元素與自身深厚的鄉村文化底蘊做試探性合作, 對可能被遺忘的文化項目進行再創造, 規劃打造新興驅動型產業, 生態自然型的旅游文創產品和度假產品組合。如日本的“大王山葵農場”, 黑澤明的電影《夢》在此地取景, 許多人對電影被拍攝的古樸水車, 豐收的菜園深深吸引, 許多游客專程到農場來親身體驗電影中的情景。這種以鄉村實體景觀為基礎, 運用新媒體的多樣化傳播, 如數字電影, 數字廣播, 網絡電視等為宣傳手段, 構建創新型文化旅游產業也是鄉村文化發展的方向之一。
2. 打造獨特的田園社區
在眾多旅游景點中, 如何讓田園社區能夠吸引游客注意, 需要開展田園社區建設, 服務原住民、通過藝術介入鄉村建設實踐, 吸引新住民和游客, 通過合理打造, 統籌運營等方式最終形成一個新的社區、特色小鎮。日本神戶市灘區“六甲山農場”, 是一家私立農場。因被人發現農場里的一只小羊, 形態非常惹人喜愛, 小羊彎彎的眼睛看上去正在微笑, 被大家稱為“微笑君”。據報道該農場共飼養150只羊, 而會微笑的只有這只獨特的小羊。一名攝影師將“微笑君”的照片在網上傳播以后, 許多人處于獵奇的心態到農場來看望這只小羊, 拍下照片發在網絡上傳播, 農場人氣立刻飆升至去年同期人數的1.5倍。農場職員笑著說, 即使冷風不斷襲來, 它也一直是微笑的。通過新媒體的力量將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觀和獨特的鄉村文化特征, 轉化成為成人們對于了解鄉村文化, 體驗田園生活的追求。
3. 新媒體構建休閑農業體系
在“田園綜合體”的發展中, 運用創新的理念, 重新設計本土人文風情, 農耕場景, 村落景觀, 顯得尤為重要。日本人的群馬縣盛產香菇, 近些年因為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增大, 香菇銷量大幅降低, 給當地的農產收入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日本設計師針對這一現狀設計出了一個香菇精的吉祥物, 瞬間就引發了大家的關注。此外, 設計師為日本千葉縣設計了船梨精的吉祥物。它的作用就是用來宣傳千葉縣盛產的船梨。船梨的知名度要比群馬縣的香菇的更加高, 形象設計特別活潑可愛, 受到小朋友和成年人的喜愛, 頻頻受到各大綜藝節目的邀請, 船梨的產量也因此得到提升, 并且對整個群馬縣的旅游產業也是一種促進。根據農作物本身的特點和生長環境為其設計動漫形象, 進行新媒體傳播, 運用創新性帶活本土農作物的銷量將稱為一種趨勢。
四、新媒體語境下“田園綜合體”開發中的問題思考
1. 田園文化的新型傳播體驗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是飛速的, 也是具有無限可能性的, 為田園文化的多樣性傳播途徑提供了強大的傳播技術路徑, 也為陷入困境鄉村文化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發展契機, 但鄉村文化的發展不能停留在傳播層面, 而是應該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地方特色, 深入鄉村生活, 與鄉村本土成員之間形成更強的聯系, 從而使鄉村文化成為動態的, 不斷發展的文化。在新媒體語境下, 我們要轉變傳統游客的游覽模式, 增強深度參性, 讓消費者全方位的互動與參與, 體驗鄉村的日常生活, 文化活動以及其他活動。在“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推動中, 設計更多模塊讓消費者體驗田園生活, 品嘗本土特色的美食, 參與特色民俗活動, 自己參與制作獨特的鄉村文化創意商品。通過現場體驗、拍攝影片和照片, 游客其所體驗的項目, 自身感受等進行網絡傳播, 給鄉村文化的傳播構建了良性循環方式。
2. 城鄉結合的媒體傳播團隊
新媒體視野下, 關于田園文化的傳播形式和質量需要提升, 在地居民目前通過新媒體技術, 如手機、電腦等傳播的鄉村文化信息較為分散, 對文化信息的傳播幾乎為零;官方運營的傳播模式多為傳統媒體, 刻板的播報鄉村文化和大數據, 點閱率不高。因此, 建設鄉村文化傳播隊伍建設是需要進行宣傳和培訓的。現如今在以各大自媒體平臺上, 出現了許多關注鄉村本土文化的文章和體驗游記, 推送淳樸的民風、建筑與民宿打卡點、傳統工藝品等鄉村文化, 眾多游客在選擇出游目的地之前會預先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和熱點, 這種自媒體傳播帶來的點擊量直接為村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新媒體時代, 我們需要組建城鄉結合的媒體傳播團隊, 根據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特點與規律開展新時代鄉村文化的傳播工作。
3. 打破鄉村本土人口的固有生活方式
本土人口固有思維是以農業生產為主, 目前的鄉村旅游缺乏良好的運營團隊, 現有的旅游項目大多為散點式。新媒體的介入可以全方位利用原有資源延伸多產業, 將多業態滲透進生產過程的每一環節, 引入新住民與游客, 與原住民共同打造城鄉共生新環境。通過新媒體營銷方式, 幫助本土居民對農產品的包裝進行策劃, 提高產品附加值, 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新媒體營銷, 將本土居民的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等推向外界。對“田園綜合體”的打造, 實現鄉村文化振興, 是對本土居民最好的支持, 改變本土居民的現有生活方式, 有效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