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5G等為代表的數智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實現產業化應用,重塑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格局,“十五五”時期,在“數智+”驅動下我國銀發經濟發展也將面臨產業深度變革、生產關系重構、供給模式轉型等新趨勢和新要求。
(一)銀發產業發展邁入關鍵變革期
新技術的蓬勃發展和迭代演進必將是產業化的過程,伴隨數智技術在養老領域的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銀發經濟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已呈加速迸發之勢,“十五五”時期,我國銀發產業將進入新一輪發展黃金期和關鍵變革期。
一是養老制造與數智化的融合發展邁入關鍵突破期。伴隨人工智能、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智能化可穿戴設備、腦機接口等新興技術在養老制造領域的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傳統老齡產品智慧化轉型與智能設備適老化改造邁入新階段。“十五五”時期,具有趨勢分析和智能預警等功能的健康管理類產品、具備監測以及高精度定位的養老監護類產品、具備康復干預和神經調控等核心技術的康復輔助器具類產品等將呈蓬勃發展態勢,預計2029年我國僅養老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就將達159億元。同時,以需求為引導的消費互聯網前端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還將通過價值鏈牽引老齡產品生產、設計、銷售等環節的數字化協同,為優化我國老齡產品供需契合提供新支撐。
二是在數智技術支持下,“十五五”時期養老服務業將加速從傳統碎片化向智能化、系統性解決方案升級。一方面,5G+大數據優化的算法設計能為養老服務資源配置與業務化平臺有效對接提供技術支持,促進服務資源整合及系統優化,推進養老服務供給主體橫向拓展和服務對象縱向延伸,形成更專業高效、互聯互通的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另一方面,養老服務產生的海量數據為激發養老模式創新以及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業態提供支撐,在新型交互終端和后端數據支持下,可以預期“十五五”時期養老服務將更趨精準化、專業化、智能化。

(二)數智技術推進銀發經濟跨界融合加速
數智技術迭代演進將推動不同產業耦合聯動,行業邊界將更趨模糊,“十五五”時期,銀發經濟將在融合發展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一是銀發經濟產品與服務之間的要素重組將進一步加速。原有的上下游、產供銷線性關系向多維網絡化方向延伸、拓展及融合,銀發經濟傳統的生產模式、服務模式、商業模式都將發生顛覆性變革,“數字化平臺+制造+服務”融合推進下的服務型制造、以服務為主導的反向制造等更加契合老齡人群實際需求的新模式、新業態將為“十五五”時期銀發經濟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二是數字融合、技術融合和市場融合將推進銀發經濟與其他產業之間融合再造,特別是擁有相同或相似技術基礎、市場基礎的領域,銀發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區分將更趨模糊,諸多其他產業細分領域開始增加匹配老年人需求的產品服務供給,“十五五”時期,銀發市場將出現更多新領域、新業態。同時,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將使老齡人群成為創新消費場景的推動者,從需求端進一步激發行業間融合互動下的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模式創新。
(三)產品服務供給邊界趨向柔軟化
具有顯著外部性特征的數智技術,可通過數據要素的共性和可遷移性實現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區域間要素的高效流動和有機融合,“十五五”時期,銀發經濟供給邊界將更趨模糊化、動態化并呈現融合性特征。
一是機構、社區、居家之間的養老服務供給邊界或將進一步被打破。5G+大數據優化的算法設計有助于憑借其大連接、廣覆蓋、強分析的特性,有效銜接起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3個應用場景,解決數據靜態封閉、資源分割零散、供需信息不暢等供給側結構性問題。機構、社區等原本養老服務內容就具備交疊性的不同供給主體,在數智技術帶來的更高網絡連接和組織協同效應推動下,將推進養老政務信息、醫療衛生信息、社區服務信息、老年需求信息與個人健康信息等方面與家庭之間的縱向、橫向以及端對端的業務集成和深度融合。同時,社區虛擬養老院等新模式將加速發展,以家庭為場景的數智化養老將加速推進,推動銀發市場的資源協同與效率提升。
二是數智化發展將進一步打破銀發供給的時空阻隔,為銀發供需雙方動態感知、跨域即時響應及多元聯動回應提供支撐。特別是伴隨近年我國數字化消費基礎設施的穩步推進以及數智消費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涌現,“十五五”時期,直播帶貨、智能商業、數字內容消費等新的消費形式,以及遠程醫療、智能健康管理、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等新的服務形式,將推進銀發產品、養老服務延伸至更廣的地域,為老齡人群提供更加豐富的銀發供給選擇,切實提升有限銀發資源的普惠性、共享性和可及性。
(四)傳統供給模式面臨加速轉型需求
數智化將推動銀發經濟加速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價值鏈進行重構,數字化與智能化的迭代創新不僅成為優化銀發供給的關鍵技術支撐,更將成為連接市場與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的關鍵節點,“十五五”時期,銀發經濟傳統的生產模式、研發模式和商業模式都亟須以轉型來契合發展新需求。一是以大規模、標準化為特色的剛性制造模式和大眾式服務供給模式已具備向柔性制造和訂單式服務模式轉型的技術基礎。特別是在數據要素和智能平臺支持下,銀發經濟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信息傳遞效率及產業鏈整體資源利用效率提升,技術創新、產品設計、采購、生產、倉儲、銷售、服務等全過程的高效協同與供需對接更趨成熟,定制化、分層式的銀發供給模式將加速推進,探索以創新挖掘新的價值生長點,會成為“十五五”時期銀發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方向。
二是供給質量的關注點將進一步從核心領域向配套領域拓展。智慧養老產品的配套售后服務、養老服務的定人訂制模式乃至創意設計、物流服務等都將是“十五五”時期銀發經濟消費市場的新關注點,如何更好地契合消費需求,挖掘和釋放數據價值、擴展數據應用和服務將成為企業發展的新關注點,甚至圍繞數據的采集、篩選、加工、存儲、應用等環節進行數據資產管理以提高供給質量,也或將成為數智時代銀發企業價值鏈增值的重要內容。三是體驗經濟、共享經濟等以數字化為引領的新型消費將為銀發經濟供給模式轉型提供新思路。在數智化賦能下傳統經濟活動向虛擬空間演進,具備個性化、小眾化特征的尾部產品和小模塊、融合性特征的尾部市場將為銀發經濟增添新動能,“十五五”時期,特色化、品牌化、創新性將成為數字消費模式下消費者的新關注點。同時,老年康復用品、老年保健器具等傳統受制于成本因素的老年用品在共享經濟、租賃經濟推動下將實現發展新突破,探索銀發供給的新模式、新業態或將成為數字消費時代銀發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五)試驗探索仍將是發展的重要支撐
從先行試點到總結推廣的漸進式試驗探索模式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經驗。銀發經濟覆蓋面廣、產業鏈長,且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十五五”時期鼓勵各地結合優勢特色和資源稟賦開展試點試驗將為我國銀發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推動各地區產業鏈分工協作仍將是“十五五”時期我國銀發經濟宏觀政策關注的重點。特別是銀發經濟發展起步階段面臨的模式創新、業態創新需求,疊加數智經濟加速演進帶來的不確定性,亟待進一步優化調整生產力布局和資源配置方式,切實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可以預期,“十五五”乃至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從宏觀層面推進我國銀發經濟發展的關鍵點仍在以產業視角加快構建空間布局合理、產業鏈有機銜接、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的全產業鏈發展策略上。
二是調動地方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行先行先試仍將是激發我國銀發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銀發經濟產業鏈長且業態多元,且我國各地銀發經濟發展基礎存在差異,在中國特色銀發經濟發展模式起步探索階段,亟待各地因地制宜、大膽創新,以滿足多層次銀發需求。面對數智時代的新要求,“十五五”時期,鼓勵各地推進銀發經濟融合發展、探索養老制造智慧化演進、探索銀發新技術新業態培育等,為構建中國特色銀發經濟發展戰略提供有力支撐。(作者:熊斌、丁文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