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將提出“十五五”期間應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和協調機制、持續優化通道服務環境、樹立市場主體信心等方面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基礎設施及其配套建設,提高通道承載能力
一是要同步推進通道交通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加快疏港鐵路、進出園區鐵路建設,擴大多式聯運覆蓋范圍,省級層面在考量貨物類型、產業布局、港口布局、運輸成本和利用率的基礎上進行統一規劃,國家對重點區域疏港鐵路、進出園區鐵路納入規劃,在資金、用地、用海上給予支持。創新支線鐵路建設模式,參考高速公路建設,由政府統一出資建設,按照誰使用誰付費的原則,保障鐵路正常運營,既降低貨主運輸成本,又能實現經濟綠色運輸。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唯一出海口北部灣港的建設,重點建設 20 萬噸級及以上的碼頭泊位和深水航道。完善海南洋浦港的基礎設施。利用好發揮好由中遠海集團牽頭建設運營優勢,按照智能化、綠色化、便利化、大型化的高標準定位建設碼頭,優先發展以集裝箱業務為主的碼頭泊位、航道和疏港鐵路建設,拓展拼集業務,切實發揮洋浦港中轉作用。

二是要在廣西或海南建設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發展現代航運經濟。在航運基礎服務上,提供港口裝卸和船舶運輸配套服務,包括倉儲、集疏運服務、船舶維修、救助打撈、分拆和集拼等物流業務。在航運輔助業務上,提供船舶代理、貨運代理、航運交易、航運經紀、船舶管理等服務。在航運衍生服務上,提供與航運和港口運營相對脫離的服務,包括航運金融、航運保險、海事法律和仲裁,航運教育和培訓等。
三是要加快布局建設協調統一的現代物流體系,提高貨物通達能力。抓住關鍵節點城市建設,預留快速集疏交通通道,優先建設與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6 軸、7 廊、8通道”和陸港型、港口型等國家物流樞紐布局中重疊的承載城市,發揮出承載城市的集散優勢功能。加快口岸和邊境城市建設,提升對外貿易暢通質量。重點以云南、廣西、海南等直接開展對外貿易的“跳板”“窗口”城市為主,由省級層面統一進行規劃,做好口岸運營企業、市縣的利益協調分配,確保樞紐建設加速落地實施。積極布局海外倉建設,可以采取沿線省(區、市)與京東、順豐、菜鳥、中國郵政合作等形式,統籌海外場站資源,加快在國外物流中心布局建設海外倉,維護好國內與國外之間供應鏈安全。
二、聯動配合做好支撐保障,增強通道內生能力
一是要全面系統梳理政策體系,做到政策高效協同。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與西部大開發、海洋強國、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領域享受同等待遇。
二是要對可能存在影響政策執行的閉環障礙進行調整。制定出符合現階段和未來一段時期內通道發展需求的用地、用海、用林保障政策。在不違反國家堅持生態環境保護等大政方針政策的基礎上,各沿線省(區、市)通過經濟手段、技術手段盡量減少用地、用林、用海范圍,允許占用基本農田、占用自然保護區緩沖區、適當進行圍填海。三是要放寬非核心中央事權使用范圍,增強通道開放、引資等能力。
三、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升市場主體參與動力
一是要強化市場主體信心。依托主流媒體開展通道宣傳報道和推介活動,統一原則、統一口徑、統一步調、統一節奏,做到權威信息共同發布、共同享用,努力提升社會和市場對通道的認知度,推動通道建設進程。在企業和政府網站或 APP 上進行專題宣傳。在網站或 APP 上引入多國語言宣傳版面,推介通道和沿線企業,提高通道宣傳輻射面。利用好外交平臺宣傳。
二是要主動服務市場主體??捎裳鼐€省(區、市)開設省、市、縣三級的通道服務專員熱線,通道服務專員學習好通道各項政策,及時解答市場主體參與通道建設、運營和申請運輸、金融等服務的各項訴求,解決好市場主體不認識通道、不了解通道的問題。主動深入一線提供專門服務,對規模以上企業實行“一企一策”服務模式,在金融服務、外貿服務、運輸服務上進行精準調度和指導,給予市場主體信心和動力。在司法層面完善統一的產權保護制度,建立健全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的制度體系;在市場層面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由國家統一制定負面清單,嚴禁地方和部分自主設置。建立健全市場主體社會信用制度,讓違反信用成本不斷提高。
三是要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加強對口岸、港口、物流場站中介服務監管,對中介服務事項清單實行動態管理,取消沒有法定依據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項目,對保留的中介服務事項費用逐項明確由企業承擔還是行政機關承擔。嚴肅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對市場主體、消費者反映強烈的重點行業和領域,加強全鏈條競爭監管執法,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著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及時清理潛在的政策壁壘,對新出臺的政策嚴格開展公平競爭審查。(作者: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