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至6月,完成技術改造投資42.26億元,同比增長129.3%,增速居全市第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92.2億元,同比增長20.0%,增速居全市第一……上半年,三門技改投資高速增長,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這個成績相當漂亮,遠超過了我們年初制定的目標。”三門縣經信局局長梅躍勝介紹,為節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2015年,該縣全面實施“機器換人”三年行動計劃,并確定了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等三家科研機構為“機器換人”現場指導專家指派單位。
截至目前,該縣共有200多家企業實施了“機器換人”。浙江雙豐化纖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近一年來,縣里多次組織專家到我們企業進行實地走訪,并幫助我們出臺改進方案,光是縣長就來了五六次。目前,我們投資5000萬元引進的德國智能化設備已正式投產,相比以往,人工成本可減少20%,年產量將提升30%。”該公司總經理陳建省告訴記者,今年公司總產值預計達1.3億元,下一步,他們計劃再引進一臺設備,進一步提升企業產能。
實施“機器換人”三年行動計劃只是該縣開展轉型升級行動的一個縮影。眼下,三門正結合自身實際,積極開展品牌建設、研發機構建設、資本市場培育、人才隊伍建設、質量安全標準化等十大轉型升級行動,全力破解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各類難題。
如果說開展轉型升級十大行動是對企業的微觀改造,那么構建產業集群十大支撐則是政府對經濟發展的宏觀推動,“雙輪”驅動,發力三門產業轉型升級,拉動地方經濟增長。
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網絡零售額突破20億元,連續三年獲評全國電商百強縣;年產值超百億元的橡膠高新產業園正在快馬加鞭地進行前期準備工作;沖鋒衣產業加快改造提升,中國戶外裝備產業園明確投資意向;電力及關聯產業勢頭向好,三門核電1號機組完成主泵安裝,浙能臺州第二電廠一期工程并網發電,綠色能源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
當前,該縣正以構建“一個規劃、一套政策、一支隊伍、一批項目、一批龍頭、若干協會、若干市場、若干園區、若干區域品牌、若干公共服務配套”十大支撐為抓手,扎實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