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沿黃河濕地位于包頭市南側,黃河北岸,總長度約163公里。其中重點片區由昭君島、小白河、南海湖、共中海和敕勒川五個片區組成,總面積約122平方公里。
經市政府批準的沿黃濕地保護與利用概念規劃以“保護優先、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開發”為原則,在保護濕地功能、濕地生物多樣性、人文景觀資源、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基礎上,科學把握生態保護與利用之間的尺度。從協同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和海綿城市建設三個方面體現規劃的創新和特色,通過產業規劃實現生態共保,保護黃河生態廊道,確立黃河水生態保護區,嚴守生態控制底線;實現產業合作,沿黃河發展水產休閑園區,兩岸形成產業合作與功能互補;實現旅游協作,打造昭君文化游、黃河休閑漁業游和黃河自然風光游等旅游游線,豐富旅游體驗;實現交通聯動,依托現有及規劃的國道、省道和縣道,形成“兩橫九縱”的交通網絡,促進兩岸旅游景點的聯動互通。規劃以保護黃河濕地生態環境為前提,整合沿線文化及旅游資源,打造綠色體驗型經濟帶和旅游目的地,促進城市產業轉型和周邊鄉村發展,通過具體的實施策略將包頭沿黃河濕地打造成為一條自然生態廊道、一條歷史文化廊道、一條綠色經濟廊道、一條特色景觀廊道和一條休閑慢行廊道。
目前,南海濕地和小白河濕地兩個重要節點的環湖生態及景觀提升工作已有效展開。南海濕地已完成環湖慢行系統及景觀綠化的提升改造和近期入口的建設與改造。在南海濕地環湖41公頃的綠地中,通過對原有環湖主路的改造提升,增加透水性健跑步道及場地。選用適合場地的種植品種進行適量補植,改善了市民綠色慢行的基礎條件,并有效實現了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同時,完善環湖慢行系統的配套服務設施。濱水地帶通過環境低影響的設計手法,滿足游人親近自然的需求。處于生態保育區的核心濕地則盡可能減少人為活動的干擾。小白河濕地環湖景觀工程也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成果,受到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