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山市的傳統農業大鎮,民眾鎮在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該鎮黨委書記李磊堅表示,將繼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科技農業、設施農業和休閑農業,促使農村繁榮、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力爭打造全省農業專業鎮的創新標桿。
立足資源優勢引領農業產業集群發展
耕地保有量10.4萬畝,其中農田保護區9萬多畝,民眾鎮的這兩項數據均居中山市第一。立足于生態資源優勢,民眾鎮積極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引領農業產業集群發展。據統計,近年來,該鎮累計投入3.3億元完善農田路網、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五大生產區,其中蔬菜10337畝、水產30376畝、水果11735畝、花木25327畝及糧食10378畝,總面積達8.8萬畝,年產量逾6萬噸。同時,該鎮已建設形成7100畝的國家級安全優質蔬菜標準化示范區、8000畝群安村省級現代農業園區、2000畝的市級現代漁業養殖示范基地。
民眾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吳鈞海介紹,近三年來,該鎮在水利工程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農路硬底化及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建設中共投入15680萬元。其中,水利工程建設方面累計投入4705萬元,用于完成全鎮水利大堤建設37.3公里,內河整治工程54公里。此外,兩年來共投入2695萬元開展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建設規模達3萬畝。2015年,該鎮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項目完成了160條88.73公里村路改造,建設里程高居全市第一,總投入約5000萬元。
在打造農業專業鎮之路上,民眾鎮一手抓好龍頭建設,一手抓農業品牌培育。該鎮所生產的蔬菜除了滿足本鎮需求之外,還成為了周邊地區蔬菜供應的主要來源地。2008年5月成立民眾農產發展有限公司,注冊“民眾農產”商標,該公司擁有200多畝優質無公害生產示范推廣基地,并結合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合作模式,產品主要銷往港澳、超市和大型廠企,年蔬菜銷量達4000多噸。“民眾農產”已成為客戶和群眾認可的品牌。
打造珠三角城市群農業休閑旅游基地
游鄉村美景、品鄉村菜肴、摘嶺南佳果、觀水鄉運動、享農家樂趣……當下,一場以“走進民眾水鄉 體驗鄉村旅游”為主題的中山市鄉村旅游月暨首屆水鄉丹荔嘉年華,吸引了眾多市民的參與。事實上,該活動只是民眾鎮積極利用獨特的農業資源和水鄉生態優勢,進而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鎮設立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引導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與休閑農業企業合作,幫助偉豐生態農場、名彩水果世界、安康農場、飴枧英才綠道、和豐園果場、民標果場等6家企業發展成為“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重新盤活及打造南粵水鄉、酷酷樂奇果叢林休閑農業園等一批旅游項目。此外,基本建成以生態農業休閑旅游為主,風俗文化觀光旅游、綠道低碳環保旅游、農業知識科普旅游等多種旅游模式并存的特色旅游產業體系,實現鎮內單個旅游景點日入場人數逾1萬人次,年均農業旅游消費逾1.6億元,有效拉動了第三產業增長。今年,民眾鎮還將力爭創建2個國家3A級景區,打造成為珠三角城市群的農業休閑旅游基地。
在當今電商風行的時代,民眾鎮積極借助電商發展的“東風”,構建起“農業+互聯網”的新模式,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如水鄉四季、世外葡園、裕安人家等多家種養殖大戶、家庭農場和果蔬基地等,已相繼利用微信、淘寶等電商平臺推廣。以偉豐農場為例,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線上交易3萬宗,交易額達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