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內蒙古自治區啟動高質量零碳園區創建工作,首批35個申報園區中10個具備創建國家級零碳園區條件。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聯合能源局、工信廳通過“遴選評審+實地調研”機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園區降碳新模式。
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內蒙古將零碳園區建設列為推動能源綠色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抓手。按照自治區發改委《關于零碳園區建設申報遴選的通知》(內發改環資字〔2025〕468號)要求,組織各地區先行啟動有條件、有意愿建設零碳園區的園區申報,結合能源資源稟賦、產業發展基礎和園區建設意愿等,共謀劃了35個園區申報建設零碳園區,其中有10個園區擬創建國家級零碳園區。
據了解,零碳園區培育建設聚焦解決自治區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重點工作,明確了四方面的建設原則:以深化改革創新為抓手謀劃零碳園區,探索構建“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管理模式;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創建零碳園區,實現能源轉型、產業脫碳、園區降碳與穩增長、擴投資、促轉型相協調;以重大項目落地為基礎培育零碳園區,謀劃一批標志性、牽引性重大項目,增強綠電等資源要素保障能力;以綠色產業集聚為落點建成零碳園區,通過培育建立一批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零碳園區,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探索傳統產業深度脫碳和新興產業低碳發展路徑。
零碳園區創建申報國家級的申報流程
內蒙古零碳園區創建申報國家級的流程嚴謹規范,涵蓋多個關鍵環節,旨在精準篩選出具備示范引領作用的園區。以下是具體流程的詳細擴寫:
首先是申報啟動與籌備階段。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會同能源局、工信廳等相關部門,根據國家關于零碳園區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內蒙古的實際情況,制定并發布《關于零碳園區建設申報遴選的通知》(如內發改環資字〔2025〕468 號)。該通知明確了國家級零碳園區的申報條件,包括能源資源稟賦、產業發展基礎、園區建設意愿、降碳潛力等核心要素,同時細化了申報所需的材料清單,如園區基本情況介紹、零碳建設規劃方案、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現狀分析、重大項目謀劃清單等。各地區相關部門組織轄區內符合條件且有意愿的園區進行申報動員,指導園區對照申報要求開展前期籌備工作,確保申報材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接下來進入材料提交與初審環節。各申報園區按照通知要求,將整理齊全的申報材料報送至所在地區的發展改革部門,由地方部門進行初步審核。地方審核重點關注材料的規范性、真實性以及是否符合申報的基本條件,對存在材料缺失或不符合要求的園區,及時反饋并要求補充完善。審核通過后,地方部門將符合條件的園區申報材料統一報送至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自治區層面隨即組織專業團隊對申報材料進行集中初審,從園區的能源結構、產業布局、低碳技術應用規劃、管理機制創新等方面進行全面評估,初步篩選出符合國家級零碳園區創建基本標準的候選園區,形成初審名單。
然后是實地考察與評估階段。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聯合能源局、工信廳等部門,組建由行業專家、技術骨干、政策研究人員組成的實地調研工作組,對初審通過的候選園區進行現場考察。考察采用 “遴選評審 + 實地調研” 相結合的機制,工作組深入園區實地,核查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現有企業的生產經營與碳排放狀況、已落地或規劃中的綠色能源項目(如風電、光伏等)、低碳技術的應用場景等,同時與園區管理方、企業代表進行座談交流,詳細了解園區在零碳建設中的具體思路、面臨的挑戰以及解決方案。實地考察結束后,工作組根據考察情況形成詳細的評估報告,對每個候選園區的優勢、不足以及創建國家級零碳園區的可行性進行量化分析和綜合評價。
隨后進入評審與公示環節。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專家評審會,邀請國內零碳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以及相關政府部門代表組成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結合初審意見、實地考察評估報告以及申報材料,對候選園區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審,重點圍繞園區的能源轉型路徑、產業脫碳方案、重大項目支撐能力、綠色產業集聚潛力、管理模式創新等核心內容進行深入研討和打分。根據評審結果,確定擬申報國家級零碳園區的名單,并在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等官方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通常為 7 個工作日,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和反饋。公示期間如收到異議,相關部門將進行核實處理,確保名單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最后是上報與國家層面審核階段。公示無異議后,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將擬申報國家級零碳園區的名單及相關材料正式上報至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國家相關部門。國家層面按照國家級零碳園區的創建標準和評審流程,對申報材料進行再次審核,必要時可能組織專家進行復核或實地抽查。審核通過后,國家相關部門將正式確定國家級零碳園區名單,并予以公布,納入國家級零碳園區培育建設體系,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和指導。
整個申報流程嚴格遵循 “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 的原則,確保每個環節都公開、公平、公正,從而選拔出真正具備實力和潛力的園區,推動內蒙古零碳園區建設高質量發展,為國家 “雙碳” 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