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方向 | 領域 | 重點方向 |
A煤炭 | A1煤礦智能化、數字化 | A11煤礦智能裝備、裝置及系統,A12智能化煤礦大數據建設,A13礦用通信傳輸,A14煤礦信息系統建設和管理,A15礦用新型動力系統,A16其他 |
A2煤礦生態環保和能效提升 | A21煤炭清潔高效生產利用,A22資源綜合利用,A23礦區生態環境治理,A24其他 |
A3碳減排 | A31煤制油氣領域碳排放核算,A32煤礦區碳匯提升、減損、計算,A33瓦斯治理與利用,A34其他 |
B油氣 | B1油氣勘探開發、儲運、煉制及石油產品 | B11深水、深層、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B12油氣田智能化、數字化,B13煉油裝置和產品檢測設備智能化、數字化,B14老油田提高采收率,B15油氣儲運,B16其他 |
B2油氣基礎設施 | B21油氣長輸管道及智能化,B22 LNG接受站關鍵設備,B23地下儲氣庫,B24其他 |
B3能效提升 | B31油氣田節能降耗,B32資源綜合利用技術,B33煉油、煤制特種燃料項目的綠色低碳技術改造,B34其他 |
B4碳減排 | B41油氣田和煉油領域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B42碳排放核算,B43碳匯,B44碳足跡,B45綠色低碳石油產品,B46綠色低碳油氣田,B47其他 |
C火電 | C1煤電 | C11煤電能效提升,C12煤電靈活性調節,C13節能減排,C14碳排放核算核查,C15火力發電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C16煤電智能化,C17深度調峰設備安全管理,C18其他 |
D可再生能源 | D1風電、光伏、光熱 | D11大型風光基地,D12海上風電,D13分散式風電,D14分布式光伏,D15海上光伏,D16戶用光伏,D17老舊風電光伏電站升級改造、組件退役回收與再利用,D18光熱,D19其他 |
D2水電(含抽水蓄能) | D21抽水蓄能,D22水風光綜合能源利用,D23水電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D24水電更新改造,D25流域梯級綜合調度與安全應急,D26水電梯級融合改造,D27水電碳減排與增效節能, D28水電可持續發展及后評估, D29水電站大壩安全,D20其他 |
D3核電 | D31先進三代壓水堆,D32高溫氣冷堆、快堆,D33模塊化小型堆,D34海上浮動式核動力平臺,D35核安全,D36核電數字化,D37其他 |
D4其他 | D41各類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D42生物質能源轉化利用,D43地熱能開發利用,D44海洋能開發利用,D45熱泵、清潔爐具,D46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D47其他 |
E新型電力系統 | E1電力系統安全穩定 | E11電力系統分析認知,E12規劃設計、運行控制、故障防御、網源協調,E13新能源發電涉網安全,E14電力可靠性管理,E15電力監控系統安全保護,E16電力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E17直流輸電系統安全管理,E18密集通道安全管理及災害監測預警,E19其他 |
E2輸配電關鍵技術 | E21特高壓交、直流,E22智能變電及智能配電網,E23微電網,E24新型輸電技術,E25智能傳感技術,E26電力機器人+應用,E27 5G、北斗、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E28其他 |
E3電力需求側 | E31電力需求側資源開發、應用,E32虛擬電廠,E33電動汽車充電,E34能源互聯網及綜合能源,E35岸電系統建設,E36其他 |
E4電力市場 | E41電力市場準入,E42電力市場品種規范,E43電力市場計量和結算,E44電力市場數據,E45其他 |
E5供電服務 | E51供電服務能力,E52供電服務質量,E53其他 |
E6電力裝備 | E61產品碳足跡及碳排放核算 |
F新型儲能、氫能 | F1新型儲能 | F11規劃設計,F12設備試驗,F13施工驗收,F14并網運行,F15檢修監測,F16運行維護,F17安全應急,F18其他 |
F2氫能 | F21基礎與安全,F22氫制備,F23氫儲存和輸運,F24氫加注,F25氫能應用,F26其他 |